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犁汉 > 第三百三十九章:培元
    夏侯惇的发问,直接让曹操陷入了迷茫。
    是啊,现在的曹操已经不如之前那么笃定,他也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在之前,他能说是为了汉室未来。
    他遍查历史,未有一代阉竖能如本朝之烈,又能有本朝之久。他自己就是这一党的,自然知道那些人的成色。
    也正是这种强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使得曹操羞与彼辈为伍,自长成就和袁绍等党人为友。
    因为他真的信彼辈说的,这天下就是被阉竖祸害的。
    所以救天下就要先除宦官。
    但这一路呢?
    先是兵变那晚,校尉冯芳临死前那句:
    “杀了宦官,汉室也就亡了。”
    初时他还不懂这句话,但随后他在洛阳朝庭所见所闻,曹操终于明白了这句话到底什么含义。
    河南世豪联军入京之后,很快就稳定了城内局势,随后就大规模清洗滞留在城内的宦官。
    宦官们被无情清洗,洛阳城自然是众正盈朝。
    到这里,虽然因为国家出奔关西,使得汉室二分,但整体结果,曹操是满意的。
    但随后曹操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些各家名士纷纷入朝没有给朝庭带来稳定,反而因为分配位置而吵得不可开交。
    而这时候,懵懂的刘辩就只能在朝庭上哭,但却没人在乎。
    就这样,曹操望着吵闹争的耳赤的公卿们,听着孩子的哭闹声,恍忽了。
    这汉室的威仪如何丧坏至此。
    如果这些还只是朝上的,但这次西征才是让曹操更心寒的。
    就如这次来说,友军逡巡不前,坐看曹操部奋血厮杀,然后呢?
    仗打赢了,他们又如狼似虎开始抢军功。
    这事对曹操打击是不小的,因为如果是真不和,那为啥是他曹操作为那个顶刀的?
    要知道,他曹操可是军变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呀,是对共和有功的!
    然后你们就这样对待功臣?
    他曹操为共和付出了那么多,现在就落这个下场?
    所以面对族兄的疑问,曹操沉默了。
    见曹操不说话,躺在那的夏侯惇流了滴泪,突然问了句:
    “是不是破相了?”
    华佗一愣,没想到这个粗豪将军还蛮在乎面容的,然后他就照实说:
    “夏侯将军,这疤是肯定的,而且以后都会留。不过相比于这些,你应该更担心后面的伤口愈合的事,要是你情绪再激动,这疮疤裂了,我也救不了了。所以你还是多休息,将元气补上。”
    听到这话,夏侯惇别过了头,不说话了。
    见族兄不好受,曹操屏退了大伙,留一婢子在这侍奉着,然后就带着众将出帐了。
    一出帐,候在外面的军法吏丁斐,也是自己小舅子上来问道:
    “这次咱们抓了几个关西的世家子,说愿意交金自赎。咱们要不要放?”
    曹操漫不经心道:
    “放?要不你去问问死去的弟兄们答应不答应?再说这些人能交多少,都杀了吧!”
    随后曹操对着丁斐道:
    “不在这方面捞钱,懂?”
    丁斐鼻翼上汗涔涔的,但一点不敢去抹,他忙点头,应付去这事。
    丁斐这人特别爱财,也会捞钱。这次也是那几个世家子说动了他,他才来和曹操提这事的。
    谁成想本来是惠而不费的事,倒因为他这一嘴,使得那几个关西俘将见祖宗了。
    但丁斐顾不得那几个倒霉鬼了,他被姐夫吓到了。
    今天的曹操格外可怕!
    ……
    在东西两京陷入对抗时,北国也再刮起了战争的漩涡。
    泰山军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如今,泰山军占据的土地和人口还太少,很难供养住如此庞大的军政人员。
    但在向外扩张之前,泰山军得先能坐住,能养住。
    所以这个固本培元的事是首先要。
    实际上,之前整个冬天和春天,泰山军都在加固着邺城周边的工事和城防。
    之前孙坚趁着泰山军主力不在,袭击邺城的事情虽然失败了。但也让张冲意识到现在邺城的薄弱。
    所以他才在邺城之南修武备壁,在邺城西建立三台。
    这三台内贮石炭、粮粟、食盐、甲械,然后彼此之间又架起阁道以便相互往来,就是一座巨大的坞堡。
    有此地利险固,只需屯驻千人,就能抗敌军万众。
    作为战略大师,张冲修建这三台,不只是着眼于邺城一地,更放在了整个北国。
    邺城四面的防御中,城东、城南地势开阔,所以坚固的城墙就是最好的工事。
    但邺城的城西、城北就不同了。这里正对着冀州平原通往上党高原的一个重要关口,滏口。此西面之敌皆是从这里来的。
    所以非得要在西北处设置三台防御工事。其台上,不仅架设了最新研发的车弩,还窖藏粟、盐、酱、兵,可以坚持半年之久。
    当然,现在三台的工事还没有完备,其主体目前还都是土筑,后面人力缓过来后,皆要换上转石,这样才是一座真正的永备工事。
    此外一个大变化,就是邺城内部格局。
    泰山军自移驻到邺城后,随着外部压力的缓解,和青兖各地的根据地都得到了往来。
    虽然现在还没有建制,但一个横跨大河的势力正冉冉升起。
    本来控制这些地区就需要大量官吏,而泰山军又将触手放入到基层乡社,那对文法吏的数量就要求更多了。
    所以为了安置这些培养机构和办公机构,张冲在邺城开辟了专门的学区和政区。
    整个邺城的布局好似坊区式的,城内都是各个可以独立的坊区。这是为了让邺城在外部城墙陷落后,还能让军士依靠坊区来坚守。
    然后是西边的金明门和东边的建春门之间的东西大道,将整个邺城分为南北两区。
    北区是泰山军幕府所在地,武库、仓库、粮库皆在附近。然后南区就是各机构的办公署衙和学校。
    至于各门和四角,都是屯驻的各营。
    可以这么说,邺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兵营和学校,就如一个心脏,为泰山军源源不断提供力量和血液。
    不过邺城也是有隐患的,就是现在城内的百姓还是太多了。
    这些人作为城市人口,既没有从泰山军的分田政策中获利,也没有在泰山军的幕府中谋得一席之位,所以张冲对这些人不放心。
    张冲的打算是将这些人陆续安置到附近的屯田点,化为农民。然后将空出的空间留给泰山军的军卷们。
    这时候泰山军大部分吏士都还没娶妻,但日后随着稳定下来,必然是要娶妻生子的。
    即便他们不急,张冲作为一军之主也要为他们急。
    因为张冲当年在林中约誓的时候,就说了让这些人有名有姓,后继有人。而且,这些人娶妻生子后,也能加固泰山军的基本盘。
    那这些吏士家卷自然是不能安置在城外的,不然一旦外敌袭击这些屯驻点,抓到这些吏士家卷,那吏士们还能有战意?
    除了要安置吏士家属,后面还有顺服的各地豪势,也要迁移其家入邺城,这一点就颇有点前汉的徙陵制度。
    张冲虽然破豪势、分田地。
    但张冲也明白不是所有豪势都敢拿刀兵和泰山军干的。有些豪势就打着以柔克刚的想法,表面顺服,实际上打着在体制内变色的想法。
    对于这些不安定的,不将之迁移出乡土是不行的。
    此外,各根据地有方面之任的主官,其子弟也会来邺城学习入军。一方面是为了上下不疑,一方面也是培养好下一梯队。
    实际上张冲考虑到这些已经是非常长远的了,不过现在邺城还只是一地之中心,后面要是真能成天下主,那后面一些匈奴、边夷也会遣送子弟入邺,这就是政治。
    不过张冲要完成这些,还是有个难点的。
    那就是原先居住在邺城的百姓如何愿意下乡?
    本来以常规战事的发展,邺城要是被攻破了,其民也死伤大半了。
    但张冲偏偏不是围攻陷落的邺城,而是袭击而下。这样城内的百姓几乎得以保全。
    这事还是蛮难处理的,因为一个不好,就会激发民变,极大影响泰山军的口碑。
    所以事情现在还僵着,只是先将城内贫户迁往城外的里社安置,城内的有屋阶级还没动。
    不过这些人也撑不住多久了。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城市人口不是依托于官府就是城外乡贤。
    现在泰山军已经将城外的土地分完了,城内的小地主们已经丧失了经济来源,即便想游居邺城,也是没这个能力的。
    而至于为官府服务的人口,张冲在破了邺城后就顺势接手了,对于这些,张冲按照技能分门充入各匠营。
    张冲之所以对治下的人口如此精打细算,就是因为他要大力发展邺城的农业,尤其是现在春耕将近,对人口的需求就更大了。
    实际上,邺城这地区并不是太适合种地。
    因为太行山东麓诸水在流下山的时候,携带了大量山体的盐碱。这些盐碱在流入平原后纷纷沉积,以致邺城地多泽卤而贫瘠。
    所以,邺城乃至冀州在战国以前都是非常差的地方。但后来战国时期,魏国占据此地,引漳水灌既邺田,使之成为肥沃之所。
    但汉室在河北的治理并不好,比如邺城附近的水利就多有失修。所以张冲要想在邺城扎根,首要就是把这些水利旧渠疏通,以方便农业用水。
    但此世生产力太低了,那些长满杂草的渠道要是放在后世,一辆挖机干个一周就能解决,但在这里却是一样大工程。
    度满回到邺城幕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调度人手来疏通旧渠。
    这段时间只将度满忙的昏黑。
    他在奔走了附近水渠网络后,甚至还在一个地方水利吏的建议下,筹备出一个挖掘运河的方案。
    这个方案是以故大河的水道,挖掘出一条从邺城直通大河的运河。有此水道,泰山军在大河两岸的根据地就能连成一片。
    据说,这计划是当年前魏郡太守张则规划的呢,而这水利吏恰好是当年参与筹划此事的一员。
    当度满将这个方案上给张冲的时候,张冲莫名就想起了郑国渠一事。
    这运河好不好,当然好,依托故河水道打通与大河下游青兖的联系,怎么能不好呢?
    到时候凭借这水道,泰山军真的是可以将军力辐射到整个青、兖、豫,甚至还能直达江淮。
    但现在张冲不能挖,这么大个工程要消耗的钱粮人力是多少?可能到时候泰山军破产了,这运河都挖不完。
    所以这个计划只能留在日后。
    对于张冲搁置此桉度满并不泄气,因为这些弊端他也知道。他这次提出来也是为了日后好顺利主持此事。
    日后此条运河叫度水或者满水,岂不妙哉?
    随后,度满就又投入到之前的修缮水渠一事去了,后面还有春耕要等他忙,总之不得歇。
    说实话,张冲这样用度满多少有点狠,颇有点老财对长工的味道。
    但没办法,张冲也要忙大事,那就是再次整编各部。
    泰山军自从薛氏壁立军以来,已经快五年了,其中大小战役不下百余次,可以说天下未有如此善战之师了。
    但打了这么久,张冲总发现自己总是以少胜多,虽然说着好听,但这类仗打得还是胆战心惊的。
    但你要说泰山军人数少吗?
    实际上也不少了,五个校尉部,满编两万人,这已经是过去汉室南北军的常备兵力的。
    这么说吧,以此精锐两万,泰山军在任何一场战斗都足够了。便是历史所谓的数十万兵力的合战,可能两方精锐加起来也不过是十万众。
    所以也就有了那句:
    “提十万兵,横行天下。”
    但为何泰山军的兵力又不够了呢?
    就是泰山军缺乏一个中间的常备。
    现在泰山军的野战军团是五个校尉部,突骑十个部,这些打合战是够了。
    但随着局面大了,过去的转战将要变成夺城夺口的占领战。
    那平定一个地区,就要驻防一部分部队。如果以野战部队屯驻,那目前泰山军的兵力根本不够,所以泰山军需要建立一支更普遍的,能屯驻地方的地方部队。
    这在汉室实际上就是各地区的郡县兵,换言之,张冲要着手建立一支自己的地方部队了。手机用户看犁汉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547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慕琉星白司夜
  2.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3.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4.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5.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6.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7.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8.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9. [都市小说]师娘,请自重
  10. [玄幻小说]大荒剑帝
  11.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12. [玄幻小说]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13. [穿越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14. [穿越小说]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15. [玄幻小说]不朽世家:从打造家族天骄开始
  16. [玄幻小说]青铜龙:暴君的征服之路
  17. [玄幻小说]极道剑尊
  18. [修真小说]太一道果
  19.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20. [玄幻小说]一剑霸天
  21.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22. [都市小说]绝世医圣
  23. [玄幻小说]修罗武神
  24. [都市小说]讨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