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小说巨匠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敬亭说三国(下)
    《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是彼世流行的说法,不过真正通读全书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结论还是偏概念化,小说固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有意识把曹操塑造成“乱世之奸雄”,但是文中对曹操的雄才大略也落笔甚多,如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败袁绍,如焚烧通敌书信安军心,更如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换代,如今再读《三国》,所感所得可能已截然不同,立场性的讨论已无意义,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却越来越多地为人们在意。
    一方面,《三国》以杰出的艺术技法塑造了“三绝”(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等个性各异的典型角色;另一方面,作者又用高超的手法将《三十六计》等战争智谋融入到小说中,将战争场面写得引人入胜,使得本书兼具了军事战略意义,众所周知,美国就对本书的军事价值推崇备至。
    此外,进入到市场经济之后,无数各领域的商业领袖和时代弄潮儿们开始着力挖掘《三国演义》中的管理艺术,实际上,不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在带队伍上,都自有一套体系,如柳敬亭跟施轩提到的权术、义气和性情,当然,归根结底,都是收买人心的手段,这些对管理者们来说,学习和借鉴价值不可谓不高。
    可以说,在四大名著中,论社会实用价值,当首推《三国演义》。
    这些信息,自然也放在柳敬亭的备用说辞中,不过在从机场到施轩家的路上,柳敬亭突然意识到,在故事没有广泛流传开来,这些内容其实用一句“同时会考虑到文本的实用意义”可以概括。
    他今天要着表述的内容点,终归还是立场和三观范畴。
    施轩的家是一栋独立的复式楼,并不奢华,但布局比较讲究,室内摆放的物品、家具的风格依足低调内涵的路子。
    柳敬亭和康育昌在客厅沙发上坐下,继续在车里面的话题,这时柳敬亭已经在聊诸葛亮的《出师表》。
    所谓见机行事就是这样,当柳敬亭介绍诸葛亮这个人物设定的时候施轩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提出的问题也大多围绕这位“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千古贤相。
    “我记得你在《神雕侠侣》里也提到过诸葛亮一次,好像是郭靖带着杨过巡城的时候吧?”康园长问道。
    柳敬亭点头,道:“郭靖黄蓉守襄阳的坚定意念,就是脱胎于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
    “在那个历史时期,郭靖黄蓉的立场是反侵略。”施轩总结道。
    柳敬亭接道:“诸葛亮的立场是谋一统,国家始终要统一起来的。”
    施轩一听,不住点头,说:“敬亭学弟,你这些点都提得特别好,晚上吃饭的时候,好好跟陈司长汇报一下。”
    “好。”柳敬亭语气诚恳地答道。
    ……
    陈司长七点二十五来到施轩家,刚好提前了五分钟,陈司长先跟施轩客套了几句,尽管级别低着一级,但看架势,陈司长一身刚正不阿,气质凛然,绝对不是那种能轻易被说服的人。
    施轩随即替陈司长引见康园长和柳敬亭,陈司长先跟康园长寒暄半晌,然后转头看向柳敬亭,说:“不管怎样,小柳你要给我充分的理由。”
    柳敬亭暗道一声“厉害”,当着施轩和康园长的面直接把话挑明,瞬间掌握主动权。
    柳敬亭笑着点头,道:“肯定知无不言。”
    七点半,正式开餐,谈话也正式开始,几位先就当前国内的文化形势谈了一下个人意见,提到文艺作品对大众的引导和影响,提到出版、戏剧、影视等各个领域,施轩和陈司长都特别提到了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裨益。
    说完国内,接着聊国外,聊开放合作、学习借鉴,因为康园长的存在,少不了又涉及到教育领域,反正开饭半小时之后,话题始终没有绕到“三国演义”,柳敬亭也是不急不躁,有话说话,没话就静静地听着,虽然没人表露出来,但包括施夫人在内的四个成年人都在心里暗暗赞叹柳敬亭的涵养和隐忍功夫。
    施轩看了柳敬亭一眼,意示嘉许地微微点头,正要开口说这件事,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来,施夫人抱歉起身,走过去接电话,这一打岔,话头又被陈司长引到诺贝尔文学奖上面,这个话题才刚开了头,施夫人在那边叫施轩道:“老施,杨部长。”
    施轩下意识地看了柳敬亭一眼,然后跟康园长、陈司长告声罪,过去接电话。
    陈司长只好转移话题,问起康园长万象学园今年的招生情况,忽听施轩那边大笑道:“是老杨你的未来女婿不错,但也是我施某人的学弟,老杨你这个提醒就多余了啊。”
    陈司长表情微微一凝,疑惑地看了柳敬亭一眼,又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康园长。
    康园长说道:“杨部长女儿也在我学校念书,”然后指着柳敬亭:“跟他恰好成了室友,现在在谈男女朋友。”
    柳敬亭点点头。
    陈司长“嗯”了一声,古怪的表情从眼中一闪而过。
    施轩夫妇重新回到座位后,施轩就这件事又调侃了两句,陈司长点头笑笑,等到施轩说完,突然转头问柳敬亭:“星月代你交上来的《三国演义》剧本大纲是定稿了吗?”
    柳敬亭道:“是定稿。”
    “跟你杂志连载的小说一致?”
    “一致。”
    “那,确实改了很多啊。”
    柳敬亭把对施轩说的话,用另外一种方式,复述了一遍,顺口又加了一些艺术逻辑的相关在里面加以补充:“会稍微有意识地丑化一些人,因为毕竟是历史小说创作,要追求戏剧冲突的话,人物性格要对立起来,尽量鲜明。”
    “骨架的东西不会变?”
    “这个绝对不会,为了让故事精彩,塑造典型人物,会有一些‘张冠李戴’的事件调整,整体的历史进程不可能做任何改变。”
    陈司长微微沉吟,又问:“观众对历史的认知已经约定俗称,会接受你这个新编吗?”
    柳敬亭赞同点头道:“会有冲突,不过据我做的调查来看,目前大家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也并没有如何深入,大概就是知道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这些人,至于他们怎么一分三国,怎么彼此争斗,概念都比较模糊。”
    “这样的话,岂不是会有误导?”
    “或者说引导,”施轩谨慎地接话道:“就好像《书剑恩仇录》在历史学界引起的争论,《射雕英雄传》带来的‘成吉思汗热’一样,《三国演义》风行起来之后,会促使更多人来关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们会一边看故事一边翻史料印证,会很有趣。”
    陈司长道:“施部长你的意见是……”
    “我已经被说服了,这和老师无关,和我们的师兄弟情义也没有关系,我听了敬亭的想法和判断,认为大有可为,不仅是在文艺作品本身、或者历史上面,更高的立意也不是不能提。”
    施轩这句话说得就比较含蓄,但听在陈司长耳中,反而分量最重。
    “这部作品或许不能给观众传达完整精确的历史史料,但是,它一定能给广大群众塑立起正面的历史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历史作品教育意义的终极追求。”康园长补充道。
    陈司长郑重点头,道:“施部长和康园长都这么说,那就肯定没问题了,小柳,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句你认为最贴切的话来评价这部《三国演义》,你会怎么说?”
    “可以和《西游记》一样,成为一部世界知名、赖以传世的作品。”
    这当然是早就定论的评价。r1152手机用户看重生之小说巨匠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567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奥术使用说明书
  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3.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4. [都市小说]神州战神
  5. [都市小说]超凡医婿
  6. [玄幻小说]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7. [都市小说]讨逆
  8.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9.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0.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1.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2.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3.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4. [其他小说]鬼医狂妃毒步天下
  15. [玄幻小说]太古神尊
  16. [修真小说]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17. [玄幻小说]天道天骄
  18. [穿越小说]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19.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20.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21. [穿越小说]左舷
  22. [穿越小说]寒门崛起
  23. [玄幻小说]诡异入侵
  24.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