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313章 假私济公的江山同志
    第313章 假私济公的江山同志
    自打进入二月份以来,由《东方都市报》和浦江电视台联合成立的“新星音乐会”筹备组,早已经习惯了副总导演江山同志的一些习惯用语。
    什么“走起”、“复盘”,翻译过来便是“开拍”、“总结”。
    而刚刚说的那句“颗粒度对齐”,也就是让在坐的各位相互通通气,汇报汇报进度,统一统一节奏。
    于是,筹备组的各路成员,立刻向导演组汇报了拍摄成果。
    大家伙一起站在显示器前,端着饭盒边吃边总结。
    感觉都能说得过去后,便一起打包进入了下个流程。
    “江山,明天去中华铅笔厂的拍摄任务,就交给你带队了,”
    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张路和江山一路聊着:“那边你比我熟。”
    “行,”江山点点头:“都交给我来办。”
    前段时间,“大白兔”的爱民糖果厂、“幸福可乐”的正广和汽水厂、包括美影厂和译制厂的大合唱,都已经拍摄完成。
    为的,就是赶在年前制作出一段“新星音乐会”的宣传短片。
    可是落在许局长的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那分明就是小江同志在假私济公,为轻工局做宣传呢!
    这两年一路走来,张路感觉自己与江山越来越合拍了:“江导,半天能拍完吧?”
    “就一首歌的事,分分钟就能拿下。”
    “也是,我这两天拍得也很顺。”
    江导迈着人五人六的步子:“关键是同志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各单位的领导也很支持。”
    张路随后也背起了双手:“能不支持嘛,这可是要上电视的。”
    “这才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等明天拍完后,浦江的外景就算是彻底结束了,”张路抒情了起来:“说实话,我现在对这场音乐会,是越来越期待了。”
    “我也一样,”吃了顿饱饭的江山,这一会感觉心情特好,嘴一张就唱上了:“我爱你森林无边……”
    张路立马接下句:“我爱伱群山巍峨……”
    一位位走出会议室的筹备组成员,很自然就加了进来: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甭管什么调门,反正各个唱得都挺起劲。
    一时间,整条走道都在回荡《我爱你,中国》的歌声。
    随着一扇扇房门的拉开,各间办公室的人都伸出脑袋来瞧热闹了。
    “你别说,这歌还真挺适合大合唱的。”
    “天天听他们哼,今天总算是知道词了。”
    “早知道这个组这么好玩,我当初也递申请了。”
    “……”
    “小江,唱得不错嘛!”
    台长办公室的房门一开,古铮铮笑眯眯的走了出来。
    江山眼见是他,一脚刹在了原地。
    然后,表情严肃的看向了张路:“张导,我们都先稳着点,预演那天才是最关键的。”
    张路跟着就收了歌声:“江导提醒的对,我一会再去落实一下预演的流程。”
    说完,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台长办公室。
    嘭——
    在房门合上的那一刻,满屋子的星光灼得江山眼都红了。
    “小江,快坐下来歇会儿,瞧把你这两天累的。”
    谷建芬满眼心疼的看着江山,一看便知,这小子忙得连觉都没睡踏实。
    可就在她心疼江山的时候,江山却更心疼她:“我这算什么,您才辛苦呢!”
    自从定了开办“新星音乐会”的日程后,除了江山,谷建芬便是最给力的那个人。
    一会去浦江交响乐团试听配乐演奏,一会去各单位教歌……
    百忙之中,今天还抽空去了趟火车站,把燕京的各位出场嘉宾给接了回来。
    这一会,古铮铮的办公室里星光四射、格外耀眼。
    朱逢博、李谷壹、王洁实、谢莉斯、苏小明、朱明瑛、郑绪岚、吴国松。
    虽然这会有几位还没出名,但他们已经在江山的眼里看见了属于自己的点点星光。
    “我来介绍一下,”
    已经向古台介绍了一遍的谷建芬,又再次介绍了起来:“苏小明、来自海政歌舞团,朱明瑛、来自东方歌舞团……”
    “各位老师路上辛苦了,”江山顺着一遛看过去,放眼全是老师:“我是新星音乐会的副总导演江山,大家有什么要求尽管向张路同志提。”
    张路同志:“我就是张路,也是这场音乐会的副总导演,各位老师有什么要求跟我说就行。”
    “你俩都是副导?”早就和这熟成一片的李谷壹,笑着问道:“那谁又是总导演呢?”
    “总导演当然是,”江山和张路一块看向古铮铮:“我们的古台长了!”
    说完,在座的各位全都看向了古台。
    立在办公室中央的古铮铮,面带庄严的微笑:
    “首先,我要代表浦江电视台,感谢大家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吃团圆饭的机会……让我们携手并肩,为中国的歌唱事业唱响最崭新的篇章!”
    哗啦啦一片掌声,各个拍得发自肺腑!
    改开初开,当希望的阳光普照时,群众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大家聚在一块堆工作,不讲究排场、不追究得失。
    只为能给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刻,江山也有点上头了。
    等部分同志被张路送去招待所后,江导才想起了这场音乐会的重点。
    “古台,”
    翻开一本塑料壳护着的笔记本后,江山终于说到了重点:
    “今天一早《东方都市报》上已经刊登了‘新星音乐会’的售票通知和图文报导。之后,报社的两部对外电话便一直没歇过了。”
    屋里的谷建芬、朱逢博和李谷壹左右看了一眼,嘴角随后便翘了起来。
    古铮铮抬手看了眼手表:“马上就快8点了,我们台为‘新星音乐会’准备的新闻报导,也快要播放了。”
    说完,他也和江山相互看了一眼。
    嘴上虽没说,但心里都明白。
    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和这些报导一块放出去的,还有《新星音乐会》的广告招商通知。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江山一点都没担心过。
    毕竟目不暇接的音乐会花絮,才是票房和广告商们最有力的支撑。
    “明天,”古台长默默环顾一圈:“等明天一到,就知道这场音乐会能不能成功了。”
    他这会虽然绷着笑脸,但心里别提有多紧张了。
    连续三天三场音乐会,一场就是一万五千张门票。
    没有预知后事的他,岂是江山能够理解的。
    ……
    同一片夜幕下,也有一位陪着古铮铮操心的人。
    东方都市报社,总编办公室里一片灯火通明。
    端着一杯热茶的江海,正听着几位编辑的汇报。
    “我桌上的电话机一个劲的响,”蒋壮壮激动的唾沫星子直飞:“那电话绳热的,我都怕它着起来。”
    丁铃铃在一旁一个劲的点头:“都是来咨询新星音乐会的,好多同志还询问能不能马上就来咱们报社买票。”
    “我这也没闲着,”副刊部的蔡文升笑道:“估计是你们那的电话打不进去了,就往我那边来了。”
    荣斌点了点头:“都一样都一样,反正照我看,咱们这场新星音乐会算是开了个好头了。”
    “革命尚未成功,”
    江海缓缓揭了揭茶杯盖子,架子拿得十足:
    “同志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明天一早,各路记者按计划准时就位。记住,都给我把红马甲穿好喽!”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立马就聊开了。
    “知道吗,万体馆上下两层看台,可同时容纳一万八千人。”
    “除去角度不好的两千张位子,再去掉一千张内部观摩卷,每场将售出一万五千张入场券。”
    “压力的确不小啊。”
    “我看准没问题,现在我关心的就是咱们报社能分到多少内部观摩卷。”
    “我来算算啊……”
    一路走过来,各个都是老人,全都没拿总编当干部。
    但令江海略感欣慰的是,一致对外的大家伙一旦工作起来还都算十分卖力。
    就好比这一会,一商量起“新星音乐会”的工作事项,一个个的越说越兴奋。
    根本没人唠叨什么大年初一还加班加点的话茬。
    毕竟,年前已经将大几百的年终奖金揣回了家。
    有媳妇的被媳妇夸,没媳妇的被父母夸……反正是一直在接受表扬。
    现在,只要报社的职工再提到加班,各位家属恨不得起身欢送。
    在这个“年终奖”还没广为传播的年代,东方都市报社的职工无疑成了旁人纷纷羡慕的对象。
    叮铃铃……一串电话铃响起。
    总编江海随手便接了起来:“哪位?”
    “……”
    “你哪里找江山?”
    “……”
    “噢,是您啊,”听着电话里的答复,江海立马就知道是谁了:“可江山这会不在报社啊!”
    “……”
    “您别着急,我这有个号码,您打过去试试。”
    ……
    浦江电视台,台长办公室。
    一帮人正坐在一块商量着音乐会的出场次序。
    李谷壹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小江,你安排在结尾的这场大合唱很有看头啊,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在她来之前,江山已经交待过了这个问题:
    “1980年,我们不但走进了崭新的80年代,还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在领导们英明的指挥下,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愈发美丽富饶、繁荣强盛。”
    “最主要的是,”
    说到这,江山忽然放低了声音:“有这首歌压阵,看谁还敢说咱们这场音乐会不健康、不文明。”
    江山不糊涂,他可没忘了上一世“新星音乐会”的遭遇。
    即便是得到了群众们的拥护,还是被有关部门批了个遍体鳞伤。
    不仅如此,连音乐会上参加演出的各位歌唱家,也在返回单位后遭了好长一段时日的白眼。
    这一次,江山必须把风险降到最低。
    安排在结尾处的这首大合唱,就是其中大招之一。
    1979年,珠影厂拍摄了一部电影《海外赤子》。
    这部电影里的主题歌,便是日后响彻中华的《我爱你,中国》。
    《海外赤子》的影响力虽不及同年代的其它作品,但这部电影在当时的意义却很有代表性。
    海外游子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归祖国参加建设。
    虽然历经艰辛,却矢志不渝、至死不悔。
    为了给这部歌颂海外赤子的影片配上一支佳曲,珠影厂特意邀请了两员大将。
    广-州战友歌舞团的团长瞿琮、副团长郑秋枫,分别为这首歌作词作曲。
    这对老搭档不但步调一致,坚持守住了《我爱你,中国》的歌名。
    还在多年以后创作出了活泼可爱的《蓝精灵之歌》。
    可惜这一会他们的经典曲目《我爱你,中国》,并没有响彻四野。
    问其原因,还是因为陈冲主演的《海外赤子》没能叫得响。
    但江山还是撺掇古铮铮将这首歌要了过来。
    因为只有他感受过,当《我爱你,中国》唱响的时候,中华儿女深藏在心尖的爱国、护国、兴国的滚滚热血,必将奔涌而起、流淌至四肢百骸……
    “要论大合唱,讲究的就是个气势,”江山操起了他自以为是的播音腔:“这首《我爱你,中国》不但气势恢弘,意义也立得住。”
    谷建芬深有同感:“再给你这么一折腾,场面也铺开了。”
    “嗯,”李谷壹挨近了谷建芬:“就刚刚他们在走道里吼的那段,听着已经有那么点意思了。”
    “还真别说,”朱逢博看着江山笑了:“我这会还真有点期待这场音乐会早日来临了。”
    “这还不是一眨眼的事,”江山更期待:“等过两天预演的时候,还请各位老师帮忙看着点,都不是外人,有意见尽管提。”
    “对,”
    面对屋里数一数二的二位女歌唱家,古铮铮是越看越踏实:“有你们在把关,咱们这场音乐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屋里的几位女同志,纷纷露出了轻松的笑脸。
    毕竟,她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叮——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古铮铮接起来之后,转眼又看向了江山:“找你的。”
    “找我的?怎么打您这来了。”
    稍感意外的江山,赶紧走了过去。
    第一感觉:别是出什么事了:“喂,请问哪里找……”
    “是我,听出来没?”
    燕京大雅宝胡同,黄永钰一听是江山的声音,直接就嚷开了:“你小子怎么回事,我都找了你一圈了。”
    先是报社的江山办公室,
    再是江山的家里,接着,又是江山的家里……
    接连几次后,感觉对方有急事的江妈,赶紧将大儿子办公室的电话告知了对方。
    之后,便辗转进了浦江电视台。
    “永钰叔,”江山听出声音后,赶紧问道:“您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都把电话打这来了,看来事还挺大。
    “倒也……”
    黄永钰仔细一回味,自己干嘛非要在今晚找着江山不可,真是见了鬼了:“倒也没什么急事。”
    一旁的王世襄立马急了,压着嗓门小声道:“怎么没有?我都等了三十年了。”
    “您那准有事,”电话里的江山更着急:“可千万别瞒我。”
    “就是……那个……”
    黄永钰咬了咬牙:“江山啊,想必你知道中国的英文china因瓷器而得名,但你知道日-本的japan是因何而得名吗?”
    “嗯?”江山一时听得有点懵,但还是张口就来:“因为漆器呗。”
    “对喽,但你知道让小日-本引以为傲的漆器,其实是打咱们国家传过去的吗?”
    “您这是……”
    江山越听越糊涂,敢情黄永钰这么着急,就为了跟他说这事?:“嗯,我听说过一点,要不……您再给我仔细讲讲!”
    黄永钰抓了抓脑门,笑了。
    “其实吧,我是想让你帮个忙,”他瞧了眼屋里的王世襄:“你也知道我不是个多事的人,但这老头吧……眼瞧着就是土埋脖子的人了……”
    同坐在一块的沈丛文和王世襄,不约而同伸出一手指头。
    隔空指了指“年轻的”黄永钰。
    王世襄边掸肩膀边说话:“哪有土,土在哪?”
    沈丛文向一旁让了让:“别波及他人。”
    “不定哪天说走就走了,”他们说他们的,黄永钰说自己的:“我实在是担心他,临了还没见着自己的书面市。”
    听筒里的江山,试问:“是有关漆器的书吗?”
    可惜,黄永钰跟没听见似的:
    “小江你还真别信,这会你的沈大师也在我这,他的一位老友刚刚被送进了医院,捐了一辈子的心血啊,到头来连住个单间的资格都没有……”
    话说至此,王世襄和沈丛文都明白了。
    原来,黄永钰还没走出张伯驹那道坎呢。
    “唉,”沈丛文摇了摇头:“也不知道丛碧这会怎么样了?”
    王世襄叹了口气:“现在再想想,我当初保外就医那会,还真是个幸事。”
    “怎么说?”
    “好歹也能住上个单间啊!”
    “你这资格,”沈丛文及时调整了视角:“倒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别看这帮老先生多年后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会却只能窝着。
    要说这会能叫得响的,也只有一个曹禺。
    可惜了,人此时正在伦敦接受访问呢!
    听到这,对面的江山也及时调整了话茬,原来黄永钰不是想跟自己聊漆器的事:
    “谁啊?谁没有住单间的资格?这人对您来说很重要吗?”
    “告诉你你也不知道。”
    “您不说,我当然不知道了。”
    电视台的台长办公室里,古铮铮、朱逢博、谷建芬和李谷壹,眼瞧着小江同志就阴下了脸色。
    “一位捐了半个故宫的老人,说什么也不能受这种委屈。”
    这话听得黄永钰眼一亮:“你还知道这事!那,你能给解决吗?”
    “我?”江山一秒回神:“您都解决不了的事,我上哪解决去?”
    ()手机用户看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602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2.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
  3. [都市小说]讨逆
  4. [其他小说]黄昏分界
  5.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6. [都市小说]父可敌国
  7.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8. [科幻小说]机战:从高达OO开始
  9. [修真小说]仙父
  10.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1.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12. [都市小说]重生之奶爸的悠闲生活
  13.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4.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5. [修真小说]丧气仙
  16. [玄幻小说]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17. [玄幻小说]青铜龙:暴君的征服之路
  18. [穿越小说]大明话事人
  19.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20. [都市小说]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21.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22. [玄幻小说]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23.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4. [修真小说]太一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