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岷江风月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何以救蜀(一)
    十几年来,蜀国的天空都是杨展这个大个子顶着。他的师兄弟们,即使是朱平樨,也习惯了帮他打下手。
    现在,他成了傻子。除了黑牛村,哪也不去。除了耕种、牧牛、练功,啥事不管,竟没有一个人能补他的位。
    师兄弟争论了半天,最后也只好分两头行事。
    刘见宽带人进眉州城开衙办公,一一打发那些来探杨展虚实的军阀。将这些阎王稳得住一时,算一时。
    另遣李志勇去贵州,把禅让王位的奏书给永乐皇帝送去。朱平樨已下决心将蜀王这顶帽子扔给刘文秀,希望永乐帝尽快召回文秀,让他入蜀抚民。
    他们憋着一口气,眼巴巴等着贵州方向的消息。一个月,两个月……
    他们哪里知道,永乐帝自身难保,寄人篱下的生活异常艰难,被孙可望逼得无法存身,收到奏书也只能搁置一旁。
    李志勇在安龙府守了一阵,等不到结果,便决定自己去找刘文秀。
    此刻的刘文秀,同样期盼着杨展出关,帮他摆脱困境。
    他们兄弟间的情谊早就变了味,经不住权力的诱惑,也架不住他人的离间。
    孙可望谋朝篡位的野心天下皆知,对李定国的猜疑也到了恨不能置他于死地的地步。即使在湖广凶险的抗清战场,得着机会便派自己的驾前军去偷袭定国。
    李定国为顾全大局,避免自相残杀,转战两广。
    这样便给了清军机会,派贝勒屯齐再入湖南,与追赶李定国的“驾前军”在宝庆相遇。
    由于“驾前军”骄傲轻敌,被清兵杀得大败,孙可望急忙逃往峒江,导致衡州、武岗、靖州、辰州、沅州、黎平等州郡均陷于清军之手,民死者将近百万,定国精锐亦挫伤殆半。
    清平南王尚可喜也派舟师夺取了梧州和桂林。李定国和大西军将士之前取得的大好局面,被孙可望破坏殆尽。
    孙可望便想让刘文秀率军由湘出长江,同另一支队伍会师,夺取江南。
    刘文秀一方面伤感于兄弟阋墙,一方面对孙可望的野心不满,虽然接受了大招讨大将军之职,却迟迟不肯发兵东征,贻误了从清军手里夺取江南的最佳战机。
    磨蹭了几个月,最后经不住孙可望的再三催促,带领卢名臣、冯双礼等马步兵丁六万、大象四十余只,踏上了东征之路。
    原本计划先进攻常德,切断湖北、湖南的通道,然后收复长沙、衡阳、岳州,得手后再北攻武昌。
    但他遇到了老对头洪承畴。此时的洪承畴早已投靠清军,被封为五省经略。
    想当初,义父张献忠都打不过洪承畴,刘文秀不免心里打鼓。
    他以水陆并进的方针进攻常德,派卢明臣率领一支军队乘船由沅江前进,自己率军由陆路进发。
    当时,正值涨水季节,卢明臣的军队乘坐一百多艘船只顺江而下,很快攻克了桃源县。文秀亲自带领的主力却因为连日下雨,溪水猛涨,道路泥泞,行进非常困难,马步兵滞留数十日,根本无法同卢明臣所统水路军队配合作战。
    而洪承畴得到刘文秀大军入湘的消息后,迅速作出对策,调遣荆州满洲八旗兵赶赴常德,加强防御力量。
    卢明臣部进至常德城下,遭到优势清军伏击,由于得不到陆路刘文秀的支援,明显处于劣势。激战到次日,卢明臣中箭落水牺牲,水路军几乎全军覆没。
    刘文秀水、陆两路夹攻的计划既告失败,卢明臣的阵亡又严重影响了士气,他便准备放弃攻取常德的计划。
    恰好这时,李志勇找到他军中,讲述了蜀中大乱,蜀王以王位相让,请他入蜀抚民的情况。
    他问道:“算来我师父杨展也应该出关了,怎么蜀王和师叔们还来请我?”
    李志勇之前已得到刘见宽的授权,便将杨展的近况据实相告。
    文秀闻讯大惊,哭道:“我师父英雄一世,竟然落到这般田地,我当然要尽快去他身边尽孝。”于是,带领军队退回贵州。
    孙可望对刘文秀的表现大为不满,又一次解除他的兵权,让他返回昆明闲住。
    刘文秀知道,此时若提起蜀王封号的事,非但不会如愿,更有可能给永乐帝惹来麻烦。
    罢,罢,罢,当不当蜀王,有什么要紧?先回昆明,再伺机抽身,就去蜀国当一名和尚道士也无不可。
    不曾想,刚回昆明,李定国也从抗清战场撤了下来。
    李定国在两广的战事很不顺利,清军几乎把满汉兵的精锐都调来围攻他。
    先是永州被攻陷,后来被广东义师罗锦鼐迎接入粤,连破开建、德庆,直抵肇庆城下。但由于清军拚死抵抗,被迫撤围退军柳州。
    洪承畴闻其败,派人招降,李定国置之不理。他深感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平定广东,便主动致书郑成功,邀他会攻广州,但由于联络不便,郑成功误期,郑、李第一次联合行动未能实现。
    李定国不仅在广东失利,在广西的进展也不顺利。他率兵两万进攻桂林,围攻七昼夜未克,只得退回柳州。
    然而孙可望仍要置他于死地,派冯双礼偷袭柳州。李定国早有准备,暗地伏兵于江口芦荻中。当冯双礼来攻,便以精锐抵挡。冯连忙退兵,伏兵四起,冯只得自投水中。李定国传令勿杀,晓以大义,从此冯双礼投顺李定国。
    没过多久,他再度东征。连破廉州、雷州,并占领罗定、新兴、石成、电白、阳红、阳春等县。广东、广西各地义师群起响应,抗清形势再度出现高潮。
    李定国准备约郑成功合攻广州,平定全广,再扩大到全国。于是他题字“一匡天下”,自比管仲复出,产生了骄傲情绪。
    李定国明白,要想攻克广州,首先要打开广州的门户新会。这一计划必须要有郑成功的配合才能完成。
    再次致书郑成功,邀他合攻新会,信中注明援兵不得迟于十月以后。同时,李定国又联络了粤东水陆义师,号称二十万大军,将新会包围得水泄不通。
    李定国连攻两月,未能奏效。这时他轻信了间谍城中粮尽的谎言,命令罢攻,采用围困战术,使清军有了喘息之机,大西军中也遭受了瘟疫,士气不振,处于不利的境地。
    清庭又派十万满汉兵赶来,以铁骑兵冲垮李定国左军,李定国依恃的战象也被惊散,致使大西军全线崩溃。
    清军乘胜追杀二十里,尸横遍野。李定国只得渡横江焚浮桥解新会之围,连夜退走南宁。
    郑成功此时正与清廷议和,等十二月议和失败,才派舟师赴粤,李定国早已败退,贻误了战机。
    同时,孙可望又切断了滇黔的物资援助,这一切终于导致了新会之战的失败。当李定国退抵南宁时,身边仅剩下六千人。
    这时候,永乐帝派人拿着血字诏书到南宁,请他回贵州护驾,他便决计回黔。
    孙可望派白文选赶在李定国之前迁永乐帝到贵阳,白文选不满此举,便以“舆徒不集”为理由,拖延移跸时间。
    李定国至安龙,与永历帝相见,君臣抱头痛哭,李定国密誓效命,决定迁朝廷入滇。
    当时,刘文秀和孙可望亲信王尚礼、王自奇、贺九仪等均驻云南,兵力合共五万。
    李定国抵曲靖,云南守将议论要以兵拒。刘文秀私下会李定国说:“我们认为孙可望是董卓那样的人,但是就算诛杀了孙可望,也难免会出现像曹操那样的。”
    李定国指天为誓,决不学孙可望。于是两人合计,瞒住孙可望亲信,将永乐皇帝平安接到云南。
    在此之前,李志勇几经周折,已将朱平樨的奏书送到刘文秀手中。
    永历帝改昆明为”滇都”,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所有大事都归李定国处理。
    刘文秀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入蜀抚民了。手机用户看岷江风月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863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2. [其他小说]我在大荒开盲盒
  3.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4.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5. [玄幻小说]凌天剑帝
  6. [玄幻小说]史上最强炼气期
  7. [都市小说]盖世神医
  8. [其他小说]御兽从零分开始
  9. [修真小说]最强末世进化
  10. [玄幻小说]百炼飞升录
  11. [修真小说]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12.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13. [穿越小说]悍卒斩天
  14.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5.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6. [都市小说]讨逆
  17.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8.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9.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0. [其他小说]诡三国
  21. [玄幻小说]诡异入侵
  22.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23. [穿越小说]左舷
  24. [玄幻小说]神话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