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杨幺妹
    杨幺妹
    两天下来, 杨幺妹逐渐适应了新家的生活,在这里刘章母子对她都很好, 杨幺妹不再像在家时那么沉闷, 她这两天笑的次数,比一年的还要多。
    刘章去张家买了一只兔子回来,这是准备明儿回门时给杨老汉他们送去的。
    家里也没啥好东西, 想着张家兔子养得好, 送过去也是荤腥不是?
    本来还想再给一块肉,那是刘家舅舅送来的鲜肉, 刘母一开始就准备好了, 一块儿让杨幺妹带回去。
    可杨幺妹却摇头:“兔子就行了, 肉咱们留着吧。”
    给再多回去, 他们也没啥好脸色的。
    刘章和刘母对视一眼, 有些心疼她, 刘章赶紧岔开话题,拉着杨幺妹来到院门口,指了指对面挨着林子的小路。
    “怎么了?”
    杨幺妹疑惑道。
    “这两天我都瞅见三哥在那呢, 可等我过去时, 他又走了, 我跑不过他。”
    刘章挠头道, “三哥肯定是怕你过得不好, 所以过来看呢。”
    杨幺妹眼睛一红,盯着那小路看了好一会儿:“他也是, 咋不进来呢, 这天多冷啊。”
    “这不是姑娘没回门之前, 不能过来看吗?”
    这也就是小地方的一点习俗了。
    杨幺妹擦了擦眼泪:“明天我们回去三哥就能放心了。”
    “是,别哭, ”刘章小心地给她擦眼泪,“我一定对你好,我、我等了你这么多年,好不容易你嫁给我了,我才不会欺负你。”
    杨幺妹扑哧一笑,她长得本来就好看,只是因为瘦巴巴的,再好的模样也少了几分,可即便是这样,也把刘章看呆了。
    瞧着他那傻样,杨幺妹也跟着红了脸。
    见儿子和儿媳妇一直没进屋,刘母笑了笑,看向神龛上放着的牌位:“瞧瞧,他们的感情多好。”
    第二天一早,杨幺妹和刘章吃了早饭后,就背着背篓出门了。
    刘母站在院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刘章背着背篓,里面是捆好的兔子,杨幺妹穿着刘母之前给她做的衣服,梳着一个大辫子,和刘章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田家岗生产队。
    到村口时,刘章冲站在小桥处的人猛挥手:“三哥!”
    杨幺妹更是小跑过去,杨继西无奈道:“慢点走。”
    “三哥……”
    杨幺妹见到杨继西,就想哭。
    杨继西当下看向刘章,刘章还没说话,杨幺妹就拉住他的衣角:“是我太想你了,婆婆和阿章都对我很好的。”
    杨继西自然知道,自打杨幺妹出嫁后,他就没睡过啥好觉,这两天一直往老马沟那边跑,就想看看她好不好。
    “回去吧。”杨继西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以前的小姑娘,现在都成大姑娘了,这样亲密的举动,已经许久没做过了,杨继西何尝不想她。
    杨幺妹垂下头,努力让自己不哭。
    回杨家大院的路上,他们也遇见了不少人,婶子们打趣着新婚的小两口,闹得小两口红着脸埋头快步走。
    刚走到大柳树那,几人便见杨大奶奶和杨二奶奶站在不远处,见他们回来,杨二奶奶露出笑,上前拉过杨幺妹看了看:“瞧着好。”
    “嗯,他们对我都很好。”
    杨幺妹笑道。
    “待会儿来二娘家坐坐。”杨二奶奶说。
    “大娘家也来坐坐。”
    杨大奶奶笑眯眯地说。
    杨幺妹应下。
    今儿是杨幺妹回门的日子,就看在彩礼以及没给嫁妆的份上,杨老汉他们也没有不待见他们。
    因为早上在下雨,所以一家人也没去上工,沈凤仙和何明秀笑眯眯地招呼他们进堂屋坐。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也对杨幺妹夫妇笑脸相迎。
    这让杨幺妹觉得好不真实。
    见他们带来了兔子,杨老婆子便道:“知道你今儿回门,所以昨天就让你大嫂去肉联厂买了肉回来备着,这兔子就先养着吧。”
    杨幺妹点头,她从没指望这兔子能今儿上桌。
    中午吃饭时,杨继西当着大伙儿的面,给杨幺妹还有刘章夹了好几筷子的肉:“多吃点。”
    杨老婆子虽然不怎么高兴,但也没说啥,垂眼给狗蛋夹菜。
    大花则是被何明秀抱着。
    吃过饭后,杨老婆子先是把家里日子紧张,以及那天杨幺妹出嫁时酒席办得不是很好的歉意说了一番,接着又说杨继西和杨继北也渐渐大了,以后还得为他们娶媳妇儿啥的。
    “你三哥说他有喜欢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杨幺妹摇头,平静道:“没听三哥说过,不过有喜欢的不是正好吗?”
    “是好,可家里钱吃紧,”杨老婆子扫了一眼在院子里和杨继东他们说话的刘章,“你婆家的日子也就过得去,虽然人少,可日子也紧张,你也是嫁出去的人了,以后就是刘章媳妇。”
    “娘,你想说什么?”
    杨幺妹抿了抿唇问了一声。
    杨老婆子给狗蛋擦了擦口水,招呼他别往地上打滚,当着两个媳妇儿的面,对杨幺妹说道:“以后没事儿,就别回来了,家家日子都吃紧,别让外人以为你们是回来打秋风的,那可不好,你说是不是?”
    沈凤仙与何明秀呼吸一顿,她们偷偷看了眼杨幺妹的脸色。
    却发现她十分平静。
    “好。”
    杨幺妹点头应下了。
    接着她便起身去找刘章和杨继西:“我们还没去大娘和二娘家坐坐呢,只是咱们只带了一只兔子,也不好空手上门。”
    杨继西直接拿起柴刀:“这个简单。”
    他去鸡圈把兔子提出来,不等杨老汉他们出声,就把兔子杀了,然后快速剥了皮,去了内脏,把兔子冲洗了一番后,剁成三份。
    “这两份给大娘还有二娘家送过去。”
    杨继西让杨幺妹和刘章过来一人提一份。
    在他们往那边去了后,杨继西把剩下那一份放在了堂屋桌上。
    他不知道杨老婆子说了啥,但明白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我知道娘不喜欢吃兔子肉,所以留下最小的那份给您。”
    杨继西说。
    杨老婆子气得浑身发抖,但她这几年好婆婆的名声在外,所以一直克制着自己的脾气,闻言还逼着自己笑道。
    “应该的,去你大娘和二娘家,那不带东西怎么成?老大媳妇,把兔子肉拿去腌了吧。”
    “欸。”沈凤仙应下,提着那一点兔子肉赶紧去了灶房。
    何明秀抱起女儿:“我去帮大嫂。”
    杨老汉说话就没这么客气了:“你妹妹送回来的回门礼,你倒是给处置了!”
    “这不是跟爹娘学的吗?当年说不是卖姑娘,是要给嫁妆的,结果呢?”
    杨继西摊手,扫了一眼垂下头的杨继南,“让我大开眼界,外人还不知道妹妹的陪嫁是刘家送来添面子吧?要是我说漏嘴,那可不怪我。”
    杨老汉气得想抽他,被杨继北和杨继东拉住了。
    杨老婆子从堂屋出来,看了看杨继西后,进了自己的房间。
    这边杨幺妹和刘章把东西分别送到两家后,先去杨大奶奶家坐了一会儿。
    康嫂拿出一块布:“也没啥好东西,这块布拿回去给你婆婆做包头布挺好。”
    杨幺妹本不想要的,可一听这话,倒是有些心动了。
    “给你添嫁妆你不愿意,给你块布也不要?你把我们当外人是不是?”
    杨大奶奶故作生气道。
    杨幺妹赶紧收下:“怎么会,你们待我那么好,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好孩子。”
    杨大奶奶笑着点头。
    刘章则是和杨继康还有杨大爷爷说话,石头乖乖地坐在杨继康身旁,大眼睛盯着刘章好奇地看。
    见他虎头虎脑的,刘章心生喜爱,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石头害羞地躲在杨继康怀里,杨继康笑道:“他性子腼腆,也只有和狗蛋疯玩的时候,才活泼些。”
    “孩子嘛。”刘章笑看着石头,也不知道他和幺妹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想要个和幺妹一样好看的闺女。
    杨继西过来时,二人正准备去杨二奶奶家。
    于是三人一道过去。
    杨二奶奶知道他们不吃晚饭,坐不了多久就要回去时也不惊讶,她拿了一块包好的红糖出来:“这是你继春姐送来的,我们切了一半吃,这还有一大半呢,拿回去给你婆婆兑水喝,对她身体很好的。”
    拿给杨幺妹,她肯定不收,所以托词就是给她婆婆。
    杨幺妹夫妇带着感激之心收下了。
    二人回杨老汉家背上背篓,正要走时,杨老婆子拿出一包东西叫住了他们。
    “这是你舅娘送的糖,你拿回去吃。”
    瞧着挺多的,杨继西笑着接过手:“舅娘还送了糖呢?我都没吃过,我瞧瞧。”
    不等杨老婆子阻止,杨继西就打开了,结果里面一大半都是碎布,只有一点点糖粒。
    “这个碎布?”
    杨继西扯着嘴角拿起一块,“是不小心装进去的吗?”
    杨老婆子哎呀一声:“咋不小心装进去了,我去换一下。”
    “不用了,”杨幺妹让杨继西把东西放下,“三哥,你送送我们吧,娘说了,让我们以后别来家里打秋风,我下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纷纷看向杨老婆子。
    杨老婆子尴尬道:“我是说外人见他们常来可能会误会,这不是想减少这个误会吗?”
    “你说得对,”杨继西点头,“我去送送他们。”
    三人出了院门。
    杨继东脸都臊红了:“娘,你咋说这话呢!”
    “妹妹就是嫁出去了,那也是我们的妹妹啊,不让她回娘家……是不是过分了?”
    杨继北也道。
    “我是在教她做个好媳妇,谁家儿媳妇时不时往娘家跑?外人就不说她打秋风,那也是贴补娘家。”
    杨老婆子故意看了一眼沈凤仙和何明秀。
    “这要是有个好婆婆就算了,要是有个像李四娘那样的婆婆,我看日子可不好过啊,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说我这是不是为了幺妹好?”
    沈凤仙和何明秀哪里不知道这话是顺带用来点她们的,二人对视一眼后,纷纷应着。
    “是。”
    “是为了幺妹好。”
    杨老婆子又看向三个儿子:“瞧瞧,你们这些男人,就是不知道婆媳关系有多重要。”
    杨老汉抽了两口旱烟,没说话。
    杨继东三人就更不敢说话了。
    杨继西把人送到小桥处,让他们等着自己,然后自己去了赵五家。
    赵五见他来,立马让媳妇儿把肉提出来,他今儿要去镇上买肉,杨继西一大早就过来拜托他帮自己买两斤。
    杨继西把钱给赵五后,提着肉刚要走,又被赵五叫住:“我这还有鱼,于大给的,我给你一条。”
    他利索地从水桶里抓出一条草鱼,然后用梭叶快速穿好,递给杨继西笑道,:之前要不是幺妹,我媳妇儿和女儿还不知道会发生啥呢。”
    赵五媳妇儿大着肚子去掰笋子,结果半道上发动了,这地儿也没人家,要不是幺妹背柴听见声音,去喊了人,赵五媳妇儿恐怕得一尸两命。
    “别给钱,”赵五见他手往兜里放,立马呵斥住,“赶紧送去。”
    杨继西看了他几眼:“行,我替幺妹谢谢赵五哥了。”
    “谢啥啊。”
    赵五挥了挥手。
    杨继西把肉放在他们背篓里,鱼则是让刘章提着:“回去吧,好好过日子,刘章,你要是敢欺负我妹妹,我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不敢不敢,我一定对幺妹好!”
    刘章赶紧道。
    杨继西又对埋怨自己花钱的杨幺妹道:“好好过日子,谁对你好,谁就是你的家人,知道吗?这边不回来是好的,我得空就去看你们。”
    杨幺妹哽咽道:“好。”
    走了好长一段路后,杨幺妹才哇地哭出来,刘章心里也不好受,拉着她的手,轻声安抚着,二人往老马沟走去。
    路上遇见了人,杨幺妹才红着脸让他把手松开。
    刘母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来,拉着杨幺妹的手就问:“饿了没?我在锅里温了窝窝头,还热乎着呢。”
    这是怕她回家没饭吃。
    杨幺妹点头:“我想吃,阿章也吃。”
    吃了东西后,刘章把鱼先杀了,刘母看着那两斤肥肉,还有红糖以及布后,看向杨幺妹。
    杨幺妹指着那些东西:“这肉是我三哥买的,外面的鱼是赵五哥他们给的,红糖是二娘,布是大娘他们。”
    这杨老婆子他们是一样东西都没给啊。
    刘母心里把那对夫妻骂了一顿,面上却没提,而是和杨幺妹商量着这肉怎么吃,布做啥好等。
    转眼就是过年。
    今年过年杨幺妹格外高兴,先和刘章去赶集,买了年货,回到家就和刘母一起商量除夕晚上的菜。
    虽然他们只有三个人,但也要热热闹闹的才对。
    杨继西过来时,已经是傍晚了。
    他送来了两条大肥鱼:“你也知道我在攒钱,所以也没啥好东西给你们送来,这鱼不错,吃两顿没问题。”
    “三哥你这是啥话,”杨幺妹瞪了他一眼,“要我说,你就该拿去卖了的!”
    “是啊三哥,”刘章点头,“他们让你自己攒彩礼,我觉得本来就不公平。”
    凭啥大哥和二哥他们就不用自己攒?
    “我还希望他们别掺和我的事儿呢,”杨继西笑道,“这样我就能按照我的计划,更快地脱离那个地方。不说了,我还得把这背篓的草药送到陈叔那去,你们好好的啊。”
    “不吃饭啊?”
    刘章和杨幺妹拉住他。
    “不吃了,我得快点过去。”杨继西一脸着急,等刘章他们松开手,杨继西便背着背篓快步离开了。
    刘母端着红糖水出来,就得知杨继西已经走了,她脸色有些不好看,骂刘章道。
    “继西隔三岔五就送东西过来,也没在咱们家吃过几次饭,这天都快黑了,咋不把人留住呢?”
    刘章乖乖挨骂,杨幺妹叹了口气道:“我三哥就是那样,娘,您别生气了,这外面冷,咱们进屋吧。”
    “那你把这红糖水喝了,”刘母把碗塞给她,“不喝我连着你一块儿骂。”
    “那您少骂一点,咱们三分着一起喝。”
    除夕这天傍晚,刘章来到了田家岗生产队,偷摸从小路来到杨家大院背后,蹲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杨继康,他连忙发了一阵鸟叫。
    杨继康听见声音停下脚步,接着就见林子里有人向自己招手,再仔细一看,不就是刘章吗?
    “你咋过来了?”
    杨继康惊讶道。
    “康哥,麻烦你把三哥叫出来,今儿晚上请他去我们家过年呢。”
    “那你等着。”
    于是杨继西就被刘章带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才回去。
    杨老婆子问他昨晚去了哪里,他淡声道:“去朋友家了,昨儿老四不也没回来吗?”
    “他是吃了晚饭出去的。”杨老汉说。
    杨继西挑眉:“那只能说明他那朋友关系不到位,饭都不请他吃。我去后山砍柴了。”
    说完就走了。
    杨老汉看向杨老婆子:“我看是去幺妹家了。”
    “不管去了哪里,也给家里省了一口粮食,老三平日里只要不说幺妹的事儿,话就很少,比老大和老二这娶了媳妇儿有小心思的好多了。”
    杨老婆子想到最近杨继东和杨继南做的事儿,心里有些不痛快道。
    听到这话,杨老汉也觉得杨继西除夕夜没回家并不是啥大事儿了。
    春耕队上忙,杨幺妹跟着刘母一起去上工,她还和队里一个小媳妇儿交了朋友。
    二人时不时就约着一起去挖野菜或者是背柴啥的。
    可有一天,杨幺妹却听见她和别的人说自己脚瘸,每次上山和下山的时候,她都得等自己,实在是烦,又不好说下次你别跟着来的话。
    杨幺妹垂下头看了看自己的脚,然后转身离开了。
    她的情绪很快被刘母还有刘章发现,刘母先给她做了一碗鸡蛋面。
    “娘,家里的鸡蛋本来就不多,咋还给我吃这个?”
    素面也是干活儿累的时候大家一起吃的,杨幺妹瞧着心疼。
    “咱们家鸡能生,你中午都没吃啥,给你下了一点点面,你垫垫肚子。”
    刘母说道。
    “我们分着吃。”
    杨幺妹说。
    “好,那你得告诉我,是不是刘章欺负你了?”
    “没有。”杨幺妹拿出碗,在往外挑面时低声说起之前和自己交好的“朋友。”
    “我还以为除了桂芳姐她们,我又能交到朋友了呢,”杨幺妹叹了口气,“原来是我自己想多了。”
    刘母气得很:“这种人你离她越远越好才好呢!咱们不受这个气!快吃。”
    鸡蛋也被杨幺妹一分为二了。
    刘母把自己的鸡蛋给了杨幺妹,杨幺妹想夹回去,被刘母瞪了一眼。
    刘章拖着竹子回来准备编簸箕,杨幺妹便唤了他一声,等他进来,就把刘母给的那块鸡蛋喂给他。
    等那小媳妇再一次过来找杨幺妹上山时,刘母打开院门后笑着回绝了。
    “我可舍不得我们家幺妹身边有脏东西,这当着人一套背着人一套的,让人直犯恶心,以后啊,我就让她跟着我,少去沾惹那些鬼东西。”
    小媳妇哪里听不出这么明显的话,她又惊又羞,再也没来找过杨幺妹。
    就算是分在一起干活儿,杨幺妹和她也不说话,知道她们交好的旁人也会多嘴问几句。
    这回小媳妇不敢多说啥了。
    刘章直接找到那小媳妇的丈夫:“我不打女人,可也得分情况,反正也不是我媳妇儿,我舍得下手的。”
    对方回家就把小媳妇狠狠骂了一顿,小媳妇的婆婆实在是不理解:“你不喜欢人家,嫌弃人家是瘸子,那你凑过去干啥啊?”
    小媳妇自己也说不出来,难道要她说因为听见自己丈夫夸了对方一句虽然是瘸子,可干活儿挺麻利,也长得比队里的姑娘好就嫉妒?
    本来日子过得挺好,虽然清贫了一些,可这个年头,哪家日子不是这么过的,可让杨幺妹他们没想到的是,秋收刚过没多久,刘母摔了一跤。
    送到卫生院一看,大夫说中风了。
    刘母坚持要回家,夫妻二人只得把人背回去。
    杨幺妹忍着难受,和刘章商量后,决定在家照看刘母,不去上工了。
    刘母觉得自己是个拖累,好几次趁着杨幺妹不注意想要自杀,接着又梦魇了几次,神志也有些不清了。
    陈叔被请过来看病,他的建议就是先调理身体,多和她说话,说说从前的事儿,让她脑子清晰。
    就在杨幺妹悉心照顾刘母的时候,老马沟生产队的有些人说她是扫把星,这刚进门还没有一年呢,婆婆就中风了。
    不是扫把星是啥?
    刘章气不过,也舍不得杨幺妹受委屈,和带头说这个话的婆子吵了一架,差点动了手。
    队长出面把人全骂了一顿。
    舅舅和舅娘过来看了刘母几次,发现房间里没有异味,刘母身上也干干净净的,便也放下心,接着又去找那说小话的人吵了一架。
    自那以后,那些人即便是胡说八道,也是背地里说,不敢再拿出来讲。
    杨幺妹也不理会这些,一是她一心照顾刘母,二是她有了身孕。
    刘母得知这个消息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也清醒了好几天,一直在跟杨幺妹说该注意点啥。
    瞧着也没有之前那么糊涂了。
    只是晚上还能听见她喊着刘父的名字。
    杨继西也经常送来刘母喝的草药,每一次也不要他们的钱,一说钱就会生气。
    杨幺妹便给杨继西做了一双布鞋,那双布鞋的鞋面是碎步做成的,杨继西穿着却十分高兴。
    他舍不得穿,收着说等结婚的时候穿。
    结果有一天他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找不到那双布鞋了。
    这个家里,搜拿东西的人,只能是杨老婆子。
    杨继西去找杨老婆子要鞋。
    结果杨老婆子道:“你在说啥傻话?我没给你做布鞋啊。”
    反正就是不知道。
    行,没看见是吧。
    于是很快杨老婆子便发现自己的棉鞋不见了。
    那可是她新做的一双棉鞋,于是去找杨继西质问。
    杨继西一脸无辜:“娘您昏了头吧?我这脚能穿上你那鞋?”
    杨老婆子吃了个哑巴亏,家里接着三个月没吃肉,搞得杨继东几人叫苦连天,但杨继西有啥吃啥,队里的活儿一做完,就去干自己的了。
    至于那双棉鞋,杨继西拿去黑市卖了。
    他没给杨幺妹,就怕被发现了,杨幺妹被赖上。
    杨幺妹有了身孕后,自己感觉没啥变化,一直到后面肚子大了,才知道有多不舒服。
    刘母舍不得她大着肚子照顾自己,努力自己吃饭。
    但杨幺妹总是笑着说没关系。
    第二年,杨幺妹生下一个男娃,差点要了她的命。
    刘章抱着孩子直哭:“不生了,咱们不生了。”
    杨继西也红着眼。
    因为伤了身体,所以杨幺妹坐了双月子,刘章去请舅娘过来照顾她的。
    杨继西时不时就送来小鲫鱼给她熬汤喝。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二人给孩子取了小名:平安。
    “平平安安,”刘母伸出手摸了摸孙子的耳朵,“这孩子耳垂大,是个有福气的。”
    “是啊,”杨幺妹点头,“您把身体养好,以后还得帮我们带平安呢。”
    “那我得好好养着。”刘母笑着道。
    但她还是走了。
    杨幺妹站在灵堂,看着棺材发呆。
    一直到刘章进来说杨继西夫妇还有杨二奶奶等人到的时候,杨幺妹的眼泪才又落下来。
    对她这么好的长辈还没有享一点福,就这么离开了。
    家里老人不在了,夫妻二人总觉得少了什么,好在平安这小子带来了一点温馨。
    杨继西总是送来不少鸡蛋,刘章和杨幺妹都怕对方干了违背条令的事儿,直到孙桂芳一直安杨幺妹的心,她才放下心来。
    “三哥三嫂都是有主意的,我觉得不会有事儿。”杨幺妹对给平安洗屁股的刘章说道。
    “那肯定的,”刘章点头,“我觉得有了三嫂后,三哥精神都不一样了,而且我总感觉三哥成熟了好多好多。”
    “我也觉得,”杨幺妹想起那日杨继西夫妇来看他们时,杨继西看自己的眼神,好像很久很久没见到她一样,“可能是那次生病,让他胡思乱想了。”
    说起这个,杨幺妹就自责,杨继西生病他们却一点都不知道。
    “好了别想这些,”刘章见她发呆,便知道她又在想啥了,“平安的裤子我忘记拿了。”
    “我去拿。”杨幺妹去房里拿出裤子,给平安穿上。
    “这个小木床还挺不错的,”刘章摸了摸自己做出来的小床,“等三哥他们有孩子了,我再做一张送过去。”
    “那你可得好好做。”杨幺妹笑道。
    刘章也笑:“肯定的。”
    得知三哥带着三嫂和二娘搭伙的时候,杨幺妹别提多高兴了:“三哥那性子,一旦出来搭伙,那肯定不会再回去吃,跟这个家就能分了。”
    果不其然,杨继西不仅脱离了那个家,还成了二娘家的孩子。
    杨幺妹高兴,带着刘章和平安去吃了过继酒。
    期间杨老婆子频繁看她,杨幺妹也没给个好脸色,即便被拉住说话,她还是觉得没啥可说的。
    回家后,杨幺妹给公婆上了香。
    她站在神龛面前,闻着淡淡的香味,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章牵着平安站在堂屋门口,瞧着心里也难受,于是他道:“幺妹,我饿了。”
    杨幺妹转过身笑道:“鸡蛋还有那么多呢,咱们炒着吃?”
    “好。”
    杨继西给他们找了个活儿,编喜结,这个活儿价钱不低,就是得细心编出来的好看。
    杨幺妹学得很认真,回家后教了刘章,刘章虽然笨手笨脚,但后面也灵活了。
    为了多赚钱,二人得了空就编,眼瞅着钱包越来越鼓,两人心里也高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可惜公婆走得早。
    在刘章进肉联厂后,他们家在队里的人际关系也忽然比之前好了许多,杨幺妹也没和谁深交。
    平安爱去找哪个小伙伴玩儿,她陪着去就是了。
    她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能在镇上买房子 ,还开了一家裁缝铺。
    生意好得不行,杨幺妹每天都在做衣服,改衣服,隔几天就把钱拿出来数一数。
    “给平安存着念书。”杨幺妹每次数完钱都这么说道。
    对面就是三哥他们的铺子,杨幺妹觉得没有啥比现在更幸福了。
    枣子是杨幺妹坚持要的,这个孩子并没有怎么折腾她,也格外黏人,杨幺妹和刘章也疼她。
    但一直记得杨继西和孙桂芳的话,不能因为有了老二,就偏心啥的。
    所以兄妹二人的关系还不错。
    平安考上大学,杨幺妹和刘章激动得不得了,回家给公婆上了香,请舅舅他们到老家吃了一顿饭。
    舅舅年纪也不小了,他拉着平安的手反复叮嘱对方一定要好好念书,平安一一应着。
    平安大学毕业后,分配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杨幺妹和刘章还去看了看他工作的地方,以及住的宿舍。
    走的那天,杨幺妹给平安塞了三百块钱,叮嘱他照顾好自己,然后就和刘章父女上了车。
    本来也不怎么难受,可当瞧见儿子的身影随着车的远去而越来越小时,杨幺妹忍不住捂住嘴哭起来。
    枣子赶忙掏出小手绢给她擦眼泪:“妈妈不哭。”
    “妈妈高兴。”杨幺妹抱紧她,刘章则是揽住她的肩膀。
    枣子念书没有平安好,可以说是普普通通,没考上高中,杨幺妹就问她是复读还是干啥。
    枣子想了想说要去做护士,结果后面还真考上了卫校。
    这下两个孩子都离开家了。
    杨幺妹和刘章忽然觉得家里不咋热闹,好在对面还有杨二爷爷他们。
    平安结婚是在老家办的,杨幺妹把公婆的牌位拿出来,与刘章一起抱在怀里。
    看着平安和苗苗,杨幺妹摸了摸婆婆的牌位,低声道:“娘,平安娶媳妇儿了,您一定很高兴。”
    即便苗苗娘家有些作妖,但后来苗苗认清了后,也和平安的感情越发好了。
    杨幺妹他们帮着带孙女,后来又有了外孙。
    等外孙都上学了后,杨继西过来找他们:“孩子们都上学了,咱们也清闲下来了,我们准备去旅游,你们一道去呗。”
    “有哪些人啊?”
    刘章好奇道。
    “大哥大嫂,我,你们嫂子,还有康嫂和康哥,文清。”
    杨幺妹好奇地问起孙玉兰夫妇:“他们呢?”
    “这不是年年媳妇儿又有了吗?”
    “这样啊,”杨幺妹掩嘴一笑,“她去年还说今年能喘口气,回来和我们一起养老呢。”
    他们决定加入,等杨继西回对面后,杨幺妹用老年机给平安还有枣子打了电话。
    平安他们一听是去旅游,都纷纷点头同意。
    “这些年你们多辛苦,是该和舅舅他们一块儿出去看看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枣子还特意回来了一趟,她拿出一张卡交给杨幺妹:“这是我们还有大哥大嫂凑在一起的钱,专门给你们旅游用的,密码是妈的生日,你们放心出去玩儿,别管钱的事儿。”
    “我们有钱。”杨幺妹推回去。
    “是啊,我们有钱的。”刘章说。
    “那是你们的钱,这是我们孝敬你们的钱,你们要是不用,我就让大哥大嫂他们省城回来跟你们再说说。”
    枣子轻哼一声道,“反正耽搁了大哥和大嫂的工作,那可不关我的事儿了。”
    “你啊……”
    杨幺妹无奈地戳了戳她的脑袋,被枣子一把抱住,她心里暖乎乎的:“都当妈的人了,还撒娇。”
    “我就是一百岁了,在你们面前也是孩子。”
    枣子把她抱得更紧了。
    出发那天,杨幺妹他们上了一辆舒适的大巴车,里面还有空调呢,这是杨文清儿子给弄来的,就带着他们到处旅游,司机是他公司的人,这次出来也算是休假。
    “幺妹,我可听说那峨山的猴子凶得很,咱们上山的时候,尽量少拿一点东西。”
    孙桂芳说道。
    “对,不然被抢了,可不好找回来。”孙大嫂连连点头。
    康嫂哎呀一声,捂住自己的金耳环:“那我这个要不要取了?”
    “不是吃的,应该没问题?”杨幺妹摸着自己手腕上的金镯子有些忐忑。
    比起她们在前面叽叽喳喳地说猴子,后面这一群男人则是说看日出的事儿。
    大巴车稳稳当当地开着,杨幺妹忽然有了几分困意,她打了个哈欠,把椅子放平,盖上刘章递过来的小被子,没多久就睡着了。
    她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可醒来时却不记得了,只有刘章牵着她的手往车下走。
    “我听康哥说那猴子贼凶,你牵着我的手,我保护你。”
    杨幺妹看着二人交握在一起的手,即便已经带上了皱纹,可她还是觉得很安心:“好。”
    前方见他们久久不下车的康嫂大声喊着:“你们两说啥悄悄话呢,快跟上跟上!”
    “来咯!”
    杨幺妹扬起笑大声回着。
    她想还是把金镯子给取下来放好,这可是孩子们给她买的……手机用户看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873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百炼飞升录
  2. [修真小说]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3.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4. [穿越小说]悍卒斩天
  5. [玄幻小说]我用阵法补天地
  6. [穿越小说]大明烟火
  7.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8. [其他小说]神躯术士
  9. [其他小说]万界自走棋
  10. [玄幻小说]混沌剑帝
  11. [其他小说]长得太凶,吓哭女主播
  1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3. [其他小说]山花儿正开
  14. [穿越小说]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15. [其他小说]我们找到你了
  16.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7. [其他小说]夜小北的异界生活录
  18. [科幻小说]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19. [玄幻小说]九天斩神诀
  20. [都市小说]九阴大帝
  21. [其他小说]我在大荒开盲盒
  22. [都市小说]讨逆
  23. [都市小说]都市医道龙神
  24.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