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洛阳春风客 > 第二章 穿猩红长袍的僧
    驼铃街,永宁寺,寺旁有宝塔,时人更喜欢称为浮图。
    浮图入云,九层,离地千尺。
    塔分四面,每面三门六窗,门扉漆成了红色,各钉着五行金制的钉子,飞檐上悬挂着五色的铃铛。
    风高夜长时,铃铛发出响动,十余里内的人都能听见清脆的声音,像是江南溪流的浅吟。
    也在风高夜长的时候,一个身穿猩红长袍的人来到塔前,双手合十,低低地唱起了歌谣。
    那歌谣或许是用波斯语写的,或许是用天竺语谱的,没人分辨得出。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受到关注,因为他用这样的姿势站立了整整六天,不吃不喝。于是他的身后开始聚集起信众,他们也跟在他背后,虔诚地哼起他用喉咙最深处发出的曲调。
    很多人半途放弃了,饥与渴,困与乏,像是噬人的猛兽,那是与诱惑截然不同的恐慌,直接能够撂倒一个健康的人,是心智无法控制的。
    没有谁能够六天六夜不吃不喝不打盹。
    正常人的生命在第四天左右就将因此而终结。
    可他仍是直直地站着,同样猩红色的帽兜遮住了他的脸,没有谁看得到他的表情。
    这让人们对他更加敬畏,开始期待他的下一个动作,下一句话。
    第六天的黄昏,靠近他的信众艰难地听见了他的低语。
    于是洛阳城传遍了达摩的故事。
    他来自荒裔,年一百五十岁,从南海水路来到神州,起先入梁,与梁武帝话不投机,仅用一根苇条就渡过了长江,来到北地。
    你相信有人活了一百五十岁吗?你相信有人能用一根苇条渡过滔滔长江吗?
    洛阳的酒肆满是这样的问题,但是相应的解答却更多。
    既然他不吃不喝不打盹地站了六天六夜,做到了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你又怎么能确定他没有其他神奇的方术或是本领?
    这是最让酒客们信服的答案,人本来就偏爱奇异的故事,本来就喜欢追随奇异的人物。
    初新见到达摩时,已经是他在永宁寺旁的第五个晚上了。初新看着那些信众,轻声感叹着,从无人追随到众人景仰,或许只需要这五天的站立。
    他们只看到了猩红的长袍,却根本不了解猩红长袍下藏着什么。
    不了解,又为什么会崇拜与追随?
    初新很快就想明白了:恰恰是因为不了解,所以人们才会崇拜和追随。
    达摩开始在洛阳城传授禅教,就在富丽堂皇的永宁寺,信徒挤满了整个寺庙。他认真倾听每个人的疑惑,有问必答,传法由清晨至深夜,无间隔,不休息。出自他口的见解不凡,却又通俗易懂,让人感叹,似乎只有一百五十岁的高龄,才能说出这样精深的佛语。
    圣上被惊动了,亲自来到永宁寺接见达摩。
    难得一见的,达摩摘下了猩红色的帽兜,是一位秃顶老者,长着一圈蜷曲的络腮胡,似乎是天竺人的相貌,也像是波斯胡人的模样。
    这样貌虽只寥寥数人见到,但已被众多的人猜想到了。
    这两个平常根本见不到脸的人,在永宁寺谈论了很久。
    两人的对话让民众浮想联翩:一个是一百五十岁的得道高僧,一个是北魏盛世的领袖君王,他们究竟会谈些什么?
    “我猜呐,圣上会问达摩大师普渡众生之法。”有的香客如是说。
    “普渡众生似是妄想,我倒是觉得,他会问大师如何昭德行施教化,如何敬神佛修来世。”有的香客纠正道。
    “来世?哪有什么来世啊。如果我是圣上,我会问大师如何活一百五十岁还能活蹦乱跳的。”一个姑娘插嘴道。
    皇帝问得最勤最多的,的确是长寿健康的法门。
    但是这样的答案自然不被众香客买账,他们不理会这个姑娘,汇入巨大的永宁寺门,成为了人海的一滴。海的那头依然是达摩,披着猩红的长袍,帽兜与阴影埋着他的脸。
    姑娘抿了抿嘴,没有其他动作,她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背靠着永宁寺大门的巨柱。
    这是个早晨,初新没有在一家酒馆,自从与元欢一面之后,他就很少在一家酒馆喝酒了,而是开始在洛阳城四处走动。
    他相信一些事情正在发生,这是剑客敏锐的直觉,而漫无目的的闲逛,就是他的应对办法。
    走路能让神经松弛下来,能保持身体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游走时收获许多奇怪的讯息。
    现在他走到了永宁寺,也不经意间听到了姑娘和香客的对话,初新很好奇,为什么她站在门口,却始终不进寺里,不像其他的人一样,请达摩解惑。
    他忍不住问她:“你站在这里做什么?”
    她看向初新,像是听明白了他的疑惑:“我没有什么要问那个穿红袍的人。”
    “哦?”
    初新看着她的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她忽然笑了,初新这时才发现,她是个很美的姑娘,皮肤很白,鼻梁很挺,眼睛很大。初新听说有些美人落泪很好看,有些美人心口疼很好看,也的确有些美人笑起来很好看,他现在已经很肯定这一点了。
    宝塔的铃铛在风中摇动,洛阳城的石路上人来车往,寺旁种着红色与紫色的花,花香追逐着铃铛的声响。
    笑的确是种有魔力的东西,尤其在经文声飘荡着的春天,尤其又是她这样大眼睛的姑娘泛起的笑。
    这样的笑容,是从眼睛开始,是月亮自如的盈亏,是水分与桃花的拥吻,一点点生发到脸上各处的。
    那年那月那日那时那刻,恐怕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勾摄初新的心魂了。
    这笑也便足可成为缘的源了。
    面对一个很好看的笑着的女孩子,你会怎么做呢?
    大胆的人会去问她的名字和住处,自信的人会回报以自己的微笑。
    初新既不大胆,也不自信,他只是愣住,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
    这是他的习惯,一旦想得到什么,他就会开始掩饰这样的想法,一旦要掩饰什么,他就会低头。
    等他抬头时,她已经不见了。
    初新在心里哂了自己一句:见到好看的姑娘就成了个孩子。
    这岂非是他这个年纪男人的通病?
    他往寺门里望去,猩红的身影如同磐石,像上古时代就屹立于斯,不摇不动。
    “你究竟是什么人?”他嘀咕了一句,最近的怪事的确很多,自从他来到洛阳,每一天他都在看窗外的人群,每一天他都能察觉到,窗外的兵士、马匹、商客和外族人,虽然装束不同,身型各异,却在向着同一个方向移动。
    向着城外移动。
    在出城最多最频繁的一天,达摩出现在了永宁寺前;五天之后,初新不再见到出城的兵马客商,那三个奇怪的人出现了;当初新不再去一家酒馆喝酒的时候,达摩也不再立于佛塔之前。
    这一切看似毫无关联,却莫名其妙地头尾相接着。他把剑拿到眼前,仔细端详。他不明白自己的剑究竟为什么惹来了关注,这只是一把普通的青铜剑,比起现如今的钢制剑短了一些,是会稽的一名普通的铸剑师打造的,那位铸剑师没有很大的名气,也没有什么优秀的传人。
    会不会是他们误以为这是越王的三把宝剑:巨阙、毫曹和纯钧?
    那是很久远的事了,初新忍不住哼起了流传在自己家乡的歌谣,关于卧薪尝胆的句践,功成身退的范蠡,倾国倾城的西施的歌谣。
    那真是一段极富戏剧性和浪漫气息的传说。
    初新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去。
    无论这三个人来意如何,初新都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他是一名剑客,剑是简单的,剑法是简单的,所以他喜欢简单的事物,也就不愿意存有过于复杂的念头。
    理由也很简单,复杂的念头会减慢出剑的速度。
    这是洛阳城最繁华的街道,但是再繁华的街道也终会有个头尾。
    初新已经到了这条长街的尽头。
    他看到了石砌的城墙,巨大的城门,城外是大大小小的矮房子,那都是奴隶的住所,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依然保有着古老的奴隶制度,即使他们已经成了中原的主人。
    奴隶的一生都在忙碌,或者在做农活,或者在战争最前线的最前排,或者在交配,生下的儿女成为新的奴隶。
    人被这样分成了三六九等,世世代代分成了三六九等,初新觉得并不公平,他从小就觉得这不公平,但他只能把这念头放在心里,和谁都不曾提起过。
    甚至有时他也在想,如果把所有人的钱财物产全都堆在一块儿,然后再平分给每个人,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他很快又放弃了这样愚蠢的念头。
    他怀疑即使真的实现了普遍的平均,不用几年的时间,人还是会被分成三六九等。
    矮房子挨得很近,相互之间隔了一排茂密的灌木,灌木的枝桠交错,但是总体来看还是由根部向上向外长开去的。
    如果有个人坐在灌木前,真是像极了千手的观音,初新这么想着。
    突然,他的瞳孔急剧收缩,胃部也突然翻滚。
    初新扶着矮墙,开始呕吐。
    他看到灌木的树枝间藏着个坐着的人,那些枝干长在周围,就像是干瘪苍老的手。
    绝不会是鲜活的手,因为坐着的人已经失去了生命,他的头已经消失不见了。
    切口很平整,这意味着凶器很锋利,作案者的出手很快。
    得出这些结论的时候,初新的胃里连酸水都没剩下几滴。
    数日之后,洛阳城里又陆陆续续找到了不少受害者,他们的头被割下,单看身体难以辨明身份。
    初新虽然很讨厌尸体,却还是每一处都去看了。
    他仿佛是天生爱凑热闹的。
    无头的案子很多,尤其在人多的城市,但这种案子多是没有头绪,而非头颅。
    初新感觉自己的头也快没了。
    他本来就是个思绪活络的人,遇事总会仔细想上一遍,而且所有枝蔓都不会放过,他的老师因此觉得他不适合学剑。
    现在枝蔓已多到他觉得自己的脑袋快炸了。
    城东,万顺王府。
    元欢正握着酒杯,酒杯中盛着酒。
    杯是夜光杯,酒是葡萄酒,葡萄产自西域的一处盆地,那处盆地有时很冷,有时很热,都能让人丧命。
    可这样的地方产出的葡萄却是天下一绝。
    “万顺”是他的伯父孝文帝给元欢的封号,寓“万事顺意”之义。
    自那以后,元欢事事都很顺利。
    他人生中的苦难,如果那叫苦难的话,都是他自找的。
    他七岁时曾拜托仆人把自己的新衣服分给奴隶的子女,他只穿小一号的旧衣服;在十三岁时,因为失手打碎了孝文帝生前喜爱的夜明珠,他恳请鲜卑第一力士儿鹿用鞭子抽打自己;十七岁的他主动要求戍边十年,做起了最不起眼的马前卒。
    据说他还准备了一个面具,画着青面獠牙的恶鬼,一有战事就会戴上,因为他总是在微笑,脸也长得太过俊美。
    很多年以后,兰陵王高长恭效法了他的做法,用恐怖的面具遮盖住脸,来威慑阵前的敌人。
    一个人杀人时还能优雅从容吗?
    恐怕连元欢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剑刺入敌人胸膛,震碎敌人肋骨的一刻,脸上是什么表情。
    现在,他已经从苦寒的边塞回到了洛阳。他来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一匹马,一只包袱。
    他不是不懂得享受,恰恰相反,他是最懂享受而且最有能力享受的那一部分人,但他知道不勤劳的四肢会变得迟缓疲弱,不勤劳的头脑也一样。
    所以他喜欢给自己找罪受。
    就像最成功的商人一样,许多事情他都喜欢亲力亲为,甚至包括探听情报这种斥候的差事,他也乐意做上一做。
    他刚刚已仔细了解了洛阳城所有的无头案件,无论是发生的地点,还是受害者的衣着,他都能够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他本就是拓拔王室公认的天才。
    可他的思绪却始终停留在“初新”这个名字上。
    当初的初,新旧的新。
    初新此时正大步走在街上。
    他的心情不怎么坏,因为他刚刚在一家酒馆里吃到肚子都胀了。
    这几日他一直饿着肚皮,怕自己一不小心又把肠子呕吐出来,直到今天才忍不住敲了敏的竹杠。
    人要是饿了几天不吃东西,一碗米饭也会变成珍馐。
    所以饱餐一顿的他心情不仅不糟糕,还相当好。
    可走着走着,初新又皱起了眉头,他发现周围的人看他的眼神很诡异,带着提防和疑惑。
    “怎么一敲竹杠就感觉要倒霉?”初新低声嘀咕了一句,之后他开始仔细辨认周围人视线的着落。
    到第二十三个人的时候,他断定那些怀疑的源泉是自己的剑。
    联想到最近的无头案,人们对佩刀剑者的敌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初新反倒松了口气,他觉得这是人之常情,但也并不会去解释,他坚信清者自清,事情水落石出的时候,那些攻讦流言都会消散。
    可有的时候,甚至是绝大多数时候,攻讦与流言的伤害在水落石出时已经无法弥补。
    初新后背有些发凉,他已经看到了麻烦的靠近。
    麻烦很快就到了眼前。
    一队骑兵拦住了他的去路,共五个人,初新认得,这群鲜卑人隶属于洛阳城的虎贲军。
    虎贲,周代就有了这支军队的传说,三国时期已变成了一支以可怕著称的秘密部队,它在那时的统领,典韦,曾经一个人阻拦住了张绣的叛军,保住了曹操的性命;继典韦之后的统帅许褚被人称为“虎痴”,在曹操被马超击败,落荒而逃时,用一个眼神就威慑住了那位后来的五虎上将。
    朝代更替,但是虎贲仍存,每一位战士都是精挑细选,每一位战士都身怀绝技。
    他们骑着的马是万里挑一的,他们所携带的武器是万里挑一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万里挑一的。
    初新面对的,就是一队这样的虎贲军。
    有个人发问了:“你就是初新?”
    初新道:“是。”
    那个人继续问:“你知道最近城里发生的事情吗?”
    初新道:“我知道。”
    那人的目光突然锐利如刀,他的手指离他的剑柄不过三寸,他随时都会拔剑。
    他用这样的眼神威胁着初新:“和我们走吧。”
    初新斜斜地靠在右侧的石墙,斜斜地看着他们,缓缓地说:“如果我拒绝呢?”
    每匹马都往前踏了一步,这队虎贲军就像一面墙,这堵墙突然向着初新压了过来。初新已经看不到阳光了,因为这群人都太健壮,他们的马也太高大,他们看似随意地向前挪了些许距离,却封住了初新往前往后所有的去路。
    那个人在确认初新插翅难飞之后,盯着斜斜站着的初新道:“你还有拒绝的余地吗?”
    初新突然一跃而起,像一支射离弓弦的箭,如果前后左右都没了退路,那向上的确是他唯一的机会。
    可他右侧的石墙未免太高了些,虎贲军的反应也未免太快了些,他上升到最高点时,脑袋只够得到石墙顶,而在这个他近乎静止的节点,身前的虎贲军纷纷拔出剑刺向他。
    拔剑是用剑的第一步,甚至光拔剑这一个动作就可以成为剑招。
    昔日有位顶尖的剑客,只会拔剑这一种剑招,却从未尝过一败。
    他之所以成为了顶尖的剑客,是因为他每天都要练习拔剑,每天都会拔三千次剑。
    他拔剑的速度已仿佛突破人类潜能的极限。
    为了更好地用剑,虎贲军的每一位战士在刚学剑时,都花了半年的时间来练习拔剑,每天都会练到握剑的手失去知觉。
    作为回报,他们已个个都是剑的高手。
    这五个人拔剑的那一刻,剑尖就已经到了初新的心口。
    无论怎么看,初新都已是笼中的鸟,瓮中的鳖。
    初新已非死不可。
    但他们忽然发现,与他们剑的尖端同时到的,还有一把剑,一把青铜制成的剑。
    那青铜剑像是从天上地下的某一处,由诸天神魔悄悄变出来的。
    他们的剑突然下沉,正如他们克敌的信心一样,这青铜剑上似乎是寄宿了蛮族神祇的劲力,逼迫着他们的剑势朝下涌去。
    那剑自然不会凭空冒出,它被牢牢握在初新的手中,而现在,初新已借着压剑的力道又向上抬升了自己的身子,他的身形也跟着由竖变横,堪堪翻过了石墙。
    他翻墙的时候还朝着那五个人说了一句多谢。
    这五名虎贲军士愣在原地,过了很久才缓过神来。
    翻过墙头,初新落到了地上。
    他也并不急着逃跑,而是先等刚刚渗出的冷汗蒸发完全,心里暗叹着好险。
    他不敢与虎贲军缠斗,这支军队里的战士学的都是格杀的招式,接受的都是死命令,初新不想杀人,不想被人杀,在那条街道上,他也不可能跑得比马还快,他唯一的选择是翻过右侧的高墙。
    所以他靠在墙上,偷偷用脚踩实了地面,用手摸索了墙上的孔洞。
    他挑了几个最适合手指使劲的凹陷处,手脚一并发力,朝上跃起,与此同时,初新也估算好了对手出剑的位置,先一步让自己的剑就位,借力使力,总算越过了这面墙。
    一旦缺失了哪个步骤,不仅性命难保,死后还难免被虎贲军士嘲笑,连初新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面对强敌的时候原地起跳又落下,或许没有比这更令人发笑的举动了。
    所幸他还是成功了,算上此回,他用这样惊险的方式已经脱险了十一次。初新对自己还是满意的,起码自己并不滑稽。
    得意了片刻,他开始环视四周。
    他像是在一个宅子的庭院里,但庭院里种的仅有寥寥几丛野花。
    初新很好奇,俯下身子去看这几株小生命,因为花实在太低矮,他索性趴了下来。他发现这花他从未见过,花瓣是白色包裹着一圈黄色,看不到花心。
    “很像纵切一刀的鸡蛋,不是吗?”初新支在地上的手旁,突然出现了一双赤着的脚,那双脚是很像野兽的,遍布青筋,指甲又很长,皮肤有大块的皲裂。
    这些倒还不能让初新倒吸一口凉气,直到他看见这双脚脚踝处垂着的猩红色长袍。
    初新双手劲力一发,像根被压弯后释放的树枝,从地上弹起,警惕地看着面前的人,面前的人并非一个枯瘦的老者,猩红色帽兜下是张中年男人的脸。
    “洛阳开始流行起这样的服饰了吗?”初新问道,但他很快意识到,不同的人穿同一件衣服,显露出来的气质也会是不同的。
    农夫穿着盔甲,无法称其为将军;公主披上轻纱,不会被认作舞女。
    眼前的人穿着红袍的身影却和他第一次看到的达摩极为相似。
    这人只是简简单单地站着,初新竟不敢有任何动作,他并未感到恐惧,却有三分敬畏。
    如果他只是普通的信众,不可能有如此难以言说的气魄。
    初新又忍不住问:“你是谁?”
    穿猩红长袍的人反问初新:“你是谁?”
    “初新”这个名字,似乎让他吃了一惊,但讶异的神情很快就从他那张铁石般的脸上消失了。
    “你最近杀了不少人?”
    沉默很久之后,他问了这句话,初新的心一沉。
    初新突然明白,为什么虎贲军会无缘无故找上自己,因为自己已经成了无头案的最大嫌犯,可他能做的却只是摇摇头,说不出辩解的话语。
    被人误会并不好受,替人顶罪就更不用说了。
    敲门声传来了,急促、有力。
    初新听得出敲门的人手劲很足,十有八九是虎贲军士,如果门不开,他们很可能会硬闯进来。
    现在已经来不及解释。
    一如他碰到的很多事情般,解释往往都是多余的。
    如果解释有用的话,自然没有解释的必要;而当解释真正有效的时刻,又常常已经没有解释的时间。
    他决定孤身闯出去。
    但是初新却始终没有动,因为红袍人也没有动,他浑身上下似乎都是破绽,都是空门,而正因如此,初新不知道剑该往哪里刺出,不知道刺向哪些方位能够逼退他。
    初新甚至不知道他是敌是友。
    所以他也只能随随便便地站着,随随便便地拿着剑,同样露出一身的破绽。
    敲门声已经变成了砸拳头的声音,很快,剑也参与到了破坏的队列中来。
    门被粗暴地打开了。
    虎贲军并没有看到初新,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穿猩红长袍的人,直直地站立着,帽兜与阴影遮着他的脸,他诵念经文用的语言像是源于比西域更西面的地方,无人理解,无人知晓。
    或许他本就是个无人理解,无人知晓的人。
    搜索很快就结束了,因为红袍人的房间里实在没有什么东西,他们除了找到一张床和一间衣柜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供人藏匿的小空间。
    他们离开时,红袍人还是念诵着经文,这让他们离去的速度更快。
    士兵讨厌僧侣,僧侣也不会喜欢士兵。
    因为他们的信仰是相悖的。
    可是初新呢?
    一个人总不可能凭空消失的。手机用户看洛阳春风客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883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2. [其他小说]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
  3. [都市小说]重生之奶爸的悠闲生活
  4. [玄幻小说]盛唐
  5. [其他小说]五零大佬俏福妻
  6. [穿越小说]都市不灭仙医
  7. [其他小说]邱竹一琉明
  8.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9. [其他小说]凡间无序
  10. [其他小说]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1. [穿越小说]大明烟火
  1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3. [其他小说]嫡女逆天:神医皇妃不好惹
  14. [穿越小说]人间苦
  15. [其他小说]爱你是毒,无药可解
  16.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7. [都市小说]盖世神医
  18. [其他小说]仙途鉴
  19. [其他小说]白骨精前传
  20. [玄幻小说]凡骨
  21.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22. [其他小说]盖世妖孽神武帝
  23. [穿越小说]黜龙
  24. [都市小说]讨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