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Too many connections in /home/wwwroot/shuhaiju.net/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4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home/wwwroot/shuhaiju.net/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47
第九十章:军改_明末重生之门_穿越小说_书海居
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明末重生之门 > 第九十章:军改
    孙杰那天的事做的很不错,没多久,老母猪们就怀上了猪仔。
    一般情况下,老母猪的怀胎在四个月左右。
    目前才刚刚开始,有王笔以及那些猪倌照顾着,也不用太过担心。
    城外开始修建百姓的居所,孙玲之前提出的方案,已经开始实施。
    孙杰对孙玲的方案进行了增补,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城中的百姓,已经有一部分搬了出去。
    城池一下子空荡了许多,孙杰明白,这只是暂时的。
    周围的那些土匪,全部被清剿完毕。
    在清剿的时候,甚至还故意遗漏了一些,拉着新兵过去练兵。
    六千兵马如今都差不多了,几乎人人见过血,不敢说是当世最强军,也不会差太多。
    扩军没有停止,秦商又弄来了一批百姓过来,如今驻地的百姓,达到了八万人。
    孙杰又抽调了一些壮丁,充为新兵。
    目前,孙杰手中兵马有八千余人。
    这八千余人,基本上都见过血。
    多出来的这些百姓,在王笔的管理下,开始种植土豆。
    很早之前跟着孙杰的陈德,如今也升了官,是一个农事管事。
    直接向王笔负责,主管农田开垦,粮食耕种,土地庄稼等事。
    人活七十古来稀,王笔虽然没有七十岁,但之前来的时候,看上去萎靡不已。
    可如今,竟然越活越年轻,红光满面的样子, 焕发了第二春。
    倒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时常跟着王笔学习文化, 学习算账。
    如今的他,已经会写不少字,也能算帐。
    周围的那些田地, 也慢慢的开垦出来。
    陈德几乎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带着很早之前, 在孙杰那里学习过的种地能手, 向新来的这些百姓教授。
    驻地已经彻底摊开, 这些新来的百姓们几乎都有田地。
    分给他们的田地,也不需要孙杰去管。
    有王笔, 陈德他们,哪里还用得着孙杰?
    周围尽是荒地,以前没水, 没人耕种, 如今有了水井, 开垦出来就是农田。
    时节尚未过去, 正是种植土豆的时候。
    冬小麦也要照应,要不了几个月, 便是收获的时节了。
    人多了,事就好办。
    这些人,按照姓氏, 分开成村。
    这个时代的传统,喜欢聚族而居。
    若是强行分开, 反而会惹出事端。
    他们的住宅,还有很多是用土坯盖的, 但对他们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比之前流浪的时候,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村子里还修建有祠堂,这东西必不可少,是他们的精气神。
    不过,除了祠堂之外,还修建有孙杰的生祠。
    生祠可以追溯到西汉之时:西汉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为其立社,号栾公社;石庆为齐相,齐人为立石相祠。此为立生祠之始。
    天启年间,魏忠贤祸乱朝纲,各地官员为了拍马屁,给他建了很多生祠。
    也就是从他开始,生祠就变得乌烟瘴气,成了贬义词。
    事分两面,孙杰收留了这些百姓,给了他们活路。
    在这乱世里,便是天大的福分。
    给他们打井,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
    更不用说,这些土地以后还会给他们。
    从古到今,哪里有这样的人?说是天上的星宿下凡都不为过。
    于是,这些百姓就自发的修建了生祠。
    孙杰的生祠是各个村子里最好的建筑,大砖大瓦,有模有样。
    就连他们的祠堂,都比不上。
    百姓们遇到时节,就会去孙杰的生祠中上香,保佑安康。
    孙杰在知道这事时,有些不适应。
    现代没有建生祠的规矩,这突然让人祭拜,总觉得不舒服。
    可王笔却说, 这是这些百姓唯一能想到的感谢手段。
    若是禁绝,反而坏事。
    无法, 只能由着他们去。
    村子里都有村长,都是各个名姓中德高望重的人。
    每五天,王笔和陈德会将这些村长集中起来,传达讲解孙杰最近这段时间的政策。
    这也是王笔想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孙杰和这些人的联系。
    这受到了孙杰的大大支持,此法,确实不错。
    有时候,孙杰还会亲自过去,主持会议。
    除此之外,孙杰打算让王笔筹建学堂。
    苦什么都不能苦学生,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
    想要天下变得更好,可不仅仅只是从现代搬运物资那么简单。
    教育,才是最基础的东西。
    没有教育,很多东西都是水上浮萍。
    百姓多了,孩子自然也多。
    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应当进入学堂学习。
    他们年龄要么还小,要么不认识字。
    先教授他们基础学问,让他们先认识字,明白礼义廉耻,明白道德正义。
    等基础扎实了,再从现代搞一些小学教材,学习科学、数学等学问。
    以后也要教导他们物理、化学、生物等学问,只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慢慢来,不着急。
    学校目前还在修建,为了管理方便,只修建了一个学校。
    也正是因为只有一个学校,所以占地面积和校舍房间都特别多,一时半会还没完工。
    至于学校里面的老师,西安府多的是落魄穷酸秀才,他们大多迂腐,但教人识字,也没什么问题。
    普通百姓,农闲时也会组织起来,学习识字,算术。
    愚民之策不可取,想要民族解放,就必须让他们学会知识。
    古代的那些统治阶级,很喜欢念叨这样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真实的意义,就是如此吗?
    恐怕不尽然。
    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圣人的意思,大概是,“如果百姓可以的话,就让他们自由去做,若是不可以,就让他们明白道理,让他们明白真理。”
    可是,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将其解释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在孙杰这里,必须要开民智,必须要行教化。
    如今天下,是大变化之时。
    西方已经开始了大航海,若是不能大兴教化,如何才能屹立世界之巅?
    除了这个学校之外,孙杰还打算筹建一个军校。
    目前兵马多了,基层军官数量也与日俱增。
    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大多不识字。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行军打仗更是学问,必须要掌握知识。
    知识对一支军队来说,那是精神支柱。
    不止军官,普通士兵也要学习文化,也要增进知识。
    军校尚未建立,地址还没选出来。
    但孙杰已经有了规划,等这次战事回来,便着手处理这事。
    ……
    兵马数量多了,之前的事,也该考虑了。
    许久之前,王笔向孙杰说过军事。
    要把大体框架构筑起来,以这些人为骨,以后招募而来的兵马,充为皮肉。
    之前孙杰很忙,加上兵马数量不多,一直没有施行。
    但这次,兵马数量加起来有八千余人,也达到了要求。
    孙杰没有偏听偏信,没有拍着脑门自己想。
    将陈虎,赵大顶,梁五,王笔,以及军中的那些基层士兵集中到一起,共同商讨此事。
    此事事关重大,事关以后军政大事,如何能马虎?
    参将府(孙杰住处)前厅,孙杰高坐主位,厅下人员,按照官职大小,分坐两排。
    这些人,崇祯可没有安排,严格意义上来说,压根不是军官。
    不过,孙杰毫不在乎。
    只是人数众多,那些百户们大多站在后面。
    “诸位,今日之事,是为日后军政大事所虑。如今已有八千兵,该怎么改制,还望诸多能多多建言,不要怕出错,为了军政大事虑,诸位可畅所欲言!”
    孙杰开了腔,定下了主题基调。
    坐在厅下的王笔不停的点头,脸上满是笑容。
    臣望主明,如今孙杰要干什么事,王笔心里早有考量。
    做手下的,最害怕遇见那种一根筋,听不进去话的主公。
    孙杰这种做法,不敢说前无古人,但也当得上贤明一词。
    不偏听偏信,光这一条,就超过了天下间很多将领。
    孙杰这样做,不仅仅是万全考虑,其实还有一个考量。
    那就是提高基层军官,对军事的参与度。
    有些时候,人就这么奇怪。
    提高参与度看起来只是一件小事,可对这些基层军官来讲,意义非常。
    传统官军那里,基层军官就是基层军官,你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其他的不要管。
    短时间倒也无所谓,时间长了,这些基层军官就会变得木讷,甚至有些呆板。
    就好像是,这军队和我有啥关系?上官说什么就是什么,成了也好,败了也好,只要少不了我的俸禄就行。
    这种想法不可取,会慢慢的腐蚀掉军心士气。
    提高基层军官的参与度,不敢说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也能改善很多。
    可以培养他们主人翁心态,让他们参与进来,还能让他们进一步成长。
    那些百户虽然没有座位,可基本上都是喜笑颜开的样子,脸上满是自豪。
    王笔率先站了起来。
    孙杰帐下,他算是文官。
    从宋开始,文贵武轻。
    孙杰这里,没有这么多规矩,但此事已经成了惯性,一时半会很难改变。
    “大人,如今军改,在下的意见是,参考一下大明军制。
    大明军制,脱胎于前元,太祖高皇帝结合前元军制优缺点,开创卫所制。
    皇帝独揽军政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
    后成祖皇帝,再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设立京营三大营。
    在下以为,咱们可以参考!”
    王笔说完话,便坐了下来。
    说的怎么样?
    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
    一句中规中矩的话。
    还是放不开,还是怕说错了话。
    孙杰自然能看出来,便道:“所言不差,但为了以后军政大事计,不能如此粗糙。
    尽管畅言,无需担忧。可以说一说,大明军制的优缺点!”
    王笔这次倒是没率先站出来,思考也需要时间。
    陈虎看了看周围,见没人出来,便站了起来。
    他立于大厅,说道:“大人,不是末将狂言,大明军制弊端,末将确有话说!”
    陈虎本就是大明边军出身,对那些缺点深有体会。
    “首当其冲,最坏的,最不好的,最恶心人的,便是这世袭罔替的军户!”
    当下就开口骂道,丝毫没有顾及。
    当年在延绥镇时就想骂,可那时候不敢。
    如今又不是边军,骂了也就骂了。
    还觉得不解气,又破口大骂:“虽然没读过史书,可如今这军制,确实不好。
    老子是军户,儿子就是军户,孙子也是军户。
    老子要当兵,儿子就要当兵,孙子也要当兵。
    要是日子好,也不说什么。可日子越活越差,一眼就能看到头。
    遇上灾荒年,加上上官苛责,简直生不如死。
    以前在边军时,说一句实话,功劳没少立,到头来还是个普通喽啰兵。
    没什么出路,看不到前路,没有奔头,打仗那么多年,攒不下多少钱,连个老婆都讨不到,真不是啥好东西!”手机用户看明末重生之门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848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