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99章 小学开学
    益门乡乡长韩翠柏带着乡公所的小吏下村,去帮助乡小学招收学生。
    他们来到临河村,韩翠柏和村长李志勇说明来意,让他把村民召集起来。
    村长李志勇敲着锣,挨家挨户通知。
    他把村里有适龄儿童的人家,能主事儿的人,都喊到村中央的晒谷场。
    村长李志勇, 看着村民乱糟糟的表现,他大声吼道:
    “大家安静一些,听韩乡长讲话。”
    李志勇经常带村民去打工,在村中威望极高。
    他一说话,所有村民都安静下来。
    韩翠柏看到村民安静下来,他咳了咳嗓子,大声说道:“有个事儿, 我给大家说一下。
    统领府给咱们乡里,建设一所小学。
    小学你们很陌生, 它是教授孩子知识的地方。
    小学功能和以前的私塾差不多,你们可以认为,他就是统领府办的私塾。
    有想要孩子读书,成为一名读书人,来我这里报名。”
    韩翠柏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村民打断。
    “韩乡长,你看我们这种情况,说这些话完全白费了。
    我们都靠乡里借贷的粮食活命,现在红薯长势很好,但不知道秋天能结多少粮食。
    我们村,家家户户这个情况,怎么可能供得起孩子读书。”
    “韩乡长,你这不应该把老少爷们儿都叫出来,只问乡里的几名富户。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你真以为我们只想当农民,还不是没钱, 根本读不起书。”
    “韩乡长,你是来消遣我们的么,我们村儿之前都没有一家私塾。
    从这就能看出来,我们村好年景,都没有能请起私塾先生的人家。”
    韩翠柏看到村民你一言我一语,都是说着一件事,没钱不能供孩子读书。
    韩翠柏也知道读书花费巨大。
    一名壮劳力脱产读书,一般的小地主,都没有这个能力供孩子。
    韩翠柏接到上级的命令,协助筹建乡里小学。
    他最开始极为反对,认为这完全是浪费钱财。
    统领府免费供农民所有孩子读书,这根本不可能。
    只算正常的教学消耗,培养出一名读书人,也要二十枚以上银币,这就是二十两纯银。
    全府几万名学生,要花费几十万两银币。
    这些钱,都够打一场局部战争的花费。
    对学生收钱,那就完全放弃农村学生。
    最多是乡里的富农,他们孩子能读起书, 这就是在培养新的士绅。
    这与统领府现在的政策格格不入。
    直到韩翠柏完全了解, 小学的入学政策。
    他才更加佩服苏统领, 这种天才一般的政策, 完美解决他所想象的问题。
    韩翠柏回过神,敲响了身边的铜锣。
    巨大的锣声,让所有村民都安静下来。
    韩翠柏看到百姓安静下来,他继续讲解小学的入学的政策。
    “相亲们,你们不要着急,孩子入学免费。”
    韩翠柏说完入学免费,在场的村民立刻沸腾起来。
    有村民惊喜的欢呼道:“还有这等好事,第一次听到读书不花钱。”
    有村民直接质疑,问道:“这能是真的吗?就是村里以前的士绅,他们也供不起全村人读书。
    统领府管着那么多人,怎么可能供得起,这么多孩子读书。
    我真有些不敢相信。”
    还有人立刻冲着汉中府方向跪下,不断的磕头。
    “苏统领,苏青天,我给你跪下了。”
    韩翠柏立刻和村长李志勇一起,安抚好所有激动的村民。
    他感觉形势有点控制不住,没有在卖关子,直接向村民解释小学的入学政策。
    小学是住宿读书,所有学生吃住都在小学内。
    每到初一十五的庙会时间,学校会放一天假。
    由乡里安排人,统一进行接送。
    小学一共有五年级,现在只开放一年级,入学年龄是七岁到十二岁的适龄儿童。
    学费每年一两银币,也就是一两银子。
    烈士子女免费,军属半价。
    有钱交学费的人家,学生毕业之后就自由,想去做什么都可以。
    没钱的人,有公司会与他们签合同。
    公司拿出一笔助学金,供这个人读书。
    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统领府开办的企业。
    比如百货商店、兵工厂和钢铁厂。
    少部分是汉中城知名的公司,比如王氏医馆、悦来酒楼,他们也会签下少量的人。
    这些人出钱,供学生读完小学,还提供他在小学的食宿费用。
    学生读完小学之后,必须要在这个公司干满五年,每年只有少量的工资。
    合同的违约金高达一百银币。
    只有一项选择,不用付违约金。
    那就是毕业时,被统领府相关衙门看中。
    他的学费,由统领府担保,工作之后慢慢还借的学费。
    学生看不上这些公司,还有最后一条路。
    那就是助学贷款,由银行提供助学贷款。
    只不过这种贷款,需要偿还一定的利息。
    韩翠柏介绍完之后,在场的村民都惊喜万分。
    “韩乡长,你是说我家娃上学不花钱,学成之后,直接就能进城工作。”
    韩翠柏点头认可道:“确实是这样,只要签订合同。
    这些公司就必须提供学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但他必须学满五年,拿到毕业证。
    如果中途辍学,需要根据合同违约条款,偿还这家企业付的所有钱款。”
    “统领府太好了,这完全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
    小孩现在很能吃,把一个小孩儿放在学校,哪怕他学的不太好。
    在学校这五年,我们家就省下一个人吃饭。
    毕业后,也能找个不错的工作养活自己。”
    有村民小声的问道:“韩乡长,我们家没有男孩,女孩也可以去上小学吗?”
    立刻有村民呵斥道:“女孩读什么书。
    再养几年,让她嫁人就好,就是一口饭的事儿。”
    韩翠柏瞪着这名出声的村民,怒斥道:“你这个说法极为错误,小学女孩也可以上。
    我们对男孩和女孩,提供相同的待遇。
    上过小学的女孩,她肯定会嫁城里人。
    没上学的女孩,最多就嫁给隔壁村。”
    韩翠柏乡长考核,是有女孩上学的考核指标。
    但他知道,现在农民过得非常惨,和他们讲道理没用。
    只有看得见的利益,才能打动他们。
    许多家有女孩的村民,听到韩乡长这么说,他们立刻心动。
    自己女儿能嫁给城里人,他们也能跟着借光,获得很多好处。
    韩翠柏说动村民,大部分村民都愿意,把自己孩子送往小学。
    他给村民介绍,提供助学金公司的情况。
    把合同条款,一条一条解释清楚,让所有人都明白。
    让村民们选择自己孩子,与哪一家公司签订合同。
    韩翠柏带着合同和八十多名孩子,坐着村里提供的牛车,返回益门乡。
    他带着学生,来到乡公所前方一栋气派的建筑中。
    乡公所是泥砖房,新修建不久的房子。
    但它和眼前的建筑相比,那就是宫殿和茅草屋的差别。
    小学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一共有五栋平房。分别是教室和宿舍。
    建筑看上去非常气派。
    操场的最中心,立着苏河的石像。
    操场是水泥地,非常平整的地面。
    韩翠柏看到益门乡小学校长柳馨,她已经带着小学的十五名老师,迎了出来。
    益门乡小学一共只有十六名老师,算上柳馨,一共只有三名女老师。
    剩下的老师,都是男老师,大多数年纪都很大,最大的一名男老师,现在已经四十五岁。
    他这个年纪,已经没有几年好活。
    现在的人,大多数只能活到五十岁。
    他们十六名老师,要教育益门乡小学三百多名孩子。
    韩翠柏很客气,把学生和合同都交接好。
    他只是一名正九品的乡长,柳馨也是从九品的校长。
    “柳校长,这是最后一批学生。
    每到初一十五,我会派人接学生回村。”
    柳馨把孩子交给其他老师,她连忙道谢:“谢谢韩乡长,对我们小学的支持,这几天你辛苦了。”
    柳馨校长送走韩乡长之后,她和老师一起,安抚因为刚到陌生地,哇哇大哭的学生。
    这些村里来的学生,刚离开他们父母,都非常敏感。
    福利院送来的学生,因为小时候遭受过各种苦难,精神更加坚韧。
    他们刚来到小学,不哭也不闹。
    柳馨带着最后一批学生赶往宿舍。
    让学生们尽快熟悉自己住的地方。
    无论是七岁的孩子,还是十二岁的孩子。
    他们通通都是一年级学生,从最基础的拼音教起。
    小学一共分为语文、数学、自然、历史、体育这四门课。
    柳馨负责教授数学,现在只需要教授简单的加减乘除。
    高年级需要教授珠算和会计。
    语文课从拼音开始教。
    历史不是由老师教,而是由乡间祖庙的祝师教。
    自然这门课,老师们都是学生,看不懂书本上的内容,只能照着课本念。
    体育课是由乡里的巡检来上课,主要教导学生们练队列。
    ……
    学生们经过几天的习惯,所有人都适应小学的住宿条件。
    柳馨查看孩子们的生活。
    学校除了老师,还有其他工作人员。
    她们大部分是妇女,负责给学生做饭,照顾一些年纪小的学生。
    柳馨看了一眼旁边的日历,今天是八月一日,这是所有小学开课的时间。
    老师们带着所有学生来到操场上。
    “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校长柳馨,我们先对苏统领的石像行礼。
    大家跟着我做。”
    柳馨对着苏统领的石像,鞠躬成九十度。
    “感谢苏统领。”
    孩子们学着他的样子,像苏河的石像鞠躬。
    同时说道:“感谢苏统领。”
    有几名学生愣愣的站在原地,忘记了鞠躬,在场的老师立刻纠正他们。
    孩子们鞠完躬,老师带他们走进大教室。
    教室非常宽广,三百多名孩子,分成六个班,每个班五十多人。
    柳馨在操场上,等待教授历史的祝师。
    她等了不一会儿,就看到一名满头大汉的青年男子走进学校。
    “堂哥,提前告诉你今天开课,你怎么这么晚才来。”
    柳广盛看着柳馨,眼神中充满着宠溺。
    这是他亲妹妹,为了家族考中统领府,成为一名小官。
    她还为自己担保,让自己从煤矿的统计员解脱,成为益门乡祖庙的小祝。
    他现在身上依然背着刑期,但当祝师,这个工作很轻松,还可以减刑。
    柳广盛眼中还有着血丝,他有些疲惫的说道:
    “乡里祖庙刚建好,一共就五个祝师。
    临河村前几天有人去世,因为那里太偏僻,只能我去主持葬礼。
    我连夜翻山走回来,去祖庙换身衣服就过来。”
    “大哥你受苦了,我们快去上课。
    等咱们安稳下来,把大嫂和侄儿接过来,让你们一家人团聚。”
    他们两人走向教室,这里的房间很大。
    现在的学生,都在靠近宿舍的这栋房子,其他房子现在空着,留着给以后的学生使用。
    他们走到一班门前,老师正教授语文课。
    “大家请跟我学习拼音,张开嘴大声读。”
    “啊。”
    教室内“啊”声一片。
    柳广盛听到拼音声,他想起之前,自己学习拼音的痛苦。
    只有学会拼音和简体字,他们才能获得减刑的机会。
    那时候所有人,在一天劳累过后,还要拼命学习这种拼音文字。
    他们走到二班的门前,看到教授自然的老师,按照课本读内容。
    “我们生活的地方,名叫地球。
    它是一个大圆球。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能看出地球是球形。
    我们站在河边的高楼上,眺望远处的帆船。
    都是先看到船帆,才能看到船体。”
    “哥,我进去教数学,你也快去教历史。”
    柳馨和柳广盛两人分别,各自进去班级教学生。
    柳馨走近班级,学生们立刻起身,向她鞠躬。
    “老师好。”
    柳馨看到这一幕,她感觉自己人生都升华了。
    他的前半生,从来没有感受到尊重。
    家族对她的要求,只是联姻的工具。
    从这一刻,她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人。
    她要用自己一生,教导好每一名学生。
    “同学们,好,你们坐下吧。”
    “同学们把数学课本打开,记得要保存好课本。
    这些课本都属于学校,人为损坏会受到处罚。”
    “我们第一节课,来认识数字。”
    柳馨开始教授学生,阿拉伯数字。
    这种数字简单好认,非常适合小孩子学习。
    数学书上记载,它是已经消亡的古印度文明,留下的瑰宝之一。
    柳馨不明白,古印度文明留下的东西,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柳广盛进入教室,他拿起历史书。
    他不会讲课,只是按照传播信仰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述黄帝的故事。
    ……
    苏河听取教育部侍郎张祐枫的汇报。
    张祐枫是汉中张家的旁支。
    张家也是一个大士绅,但他们以士林和教学为主,平时也做些垄断性生意,没做多少恶事。
    他们家土地被统领府没收,抓了十几名族员劳改。
    苏河本以为这种士绅,会永远的敌视他。
    让苏河没想到,他在宝鸡县全歼大明官军,汉中城留存下来的士绅,很多家都改变了态度。
    他们纷纷派旁支出仕。
    他们也变的识时务,一直支持统领府的政策。
    这次汉中小学开学,张家为首的士绅,也把族中子弟送进小学。
    苏河士绅群体敌意很大,主要是这个群体,垄断着现在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
    他要重新分配土地,遏制土地兼并,与士绅的矛盾不可调和。
    但与他为敌,是士绅这个群体。
    具体到每个家族,只要接受统领府的土地政策。
    自身又没有做过太多恶事,苏河也愿意接纳这些士绅。
    自从有科举制度之后,门阀世家已经渐渐消亡。
    门阀世家能形成的原因,就是他们垄断知识和当官的渠道。
    现在的士绅,比隋唐时期的门阀世家,实力地位差远了。
    士绅没有大量土地,他们就没办法控制大量农民。
    他们就只能成为诗书传家的士族,以教出官员为目标,不再控制大量土地。
    为了家产的增值,一些士族也会投资工业,促进工业发展。
    他的手下王仲策、李志升等人,也会形成新的士族。
    苏河要保证一个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士族,让他们能封侯拜相。
    只要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不被打断。
    整个社会就充满活力,不会变得腐朽。
    张祐枫汇报道:“苏统领,教育部招募上千名小学老师,再加上祖庙和巡检的支持。
    我们在所有乡,最少都建立一所小学。
    汉中城三所小学都已经开学,按照计划,其他乡的小学,也会在今天开学。
    小学学费远比私塾便宜,统领府还提供各种待遇,保障学生们能够上学。
    百姓的参与度很高,根据我们的统计,至少有三成适龄儿童,已经进入小学。”
    苏河听到有三成适龄儿童能入学。
    他赞许道:“你们做得非常好,小学开起来,就能为我们源源不断提供识字的人才。
    三成已经非常高,等到百姓生活更好,他们会更积极让孩子入学。”
    苏现在很期待,这些小学生毕业之后,能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现在这个时代,培养大量的小学生,已经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只有特别出色的人才,他们从小学脱颖而出,才能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
    张祐枫汇报完之后,就离开凌云殿。
    苏河随后也走出凌云殿,小学已经开遍乡下。
    他现在要去另一个学校——汉中军校。
    汉中军校坐落在祖庙西边,百货市场的旁边。
    他是汉中城,第三个钢筋混凝土建筑。
    苏河刚走进汉中军校,学生们向他打招呼。
    “校长好。”
    “同学们好。”
    苏河笑着回应道。
    他是汉中军校的校长,这些学生都是军中的骨干。
    汉中军校校长交给任何人,苏河都不放心。
    汉中军校分为指挥系和参谋系两个大系。
    指挥系的学生,主要是正在服役的军官为主。
    他们升官之前,来汉中军校深造。
    学习更好的军事指挥技能。
    参谋系的学员很杂。
    他们有一部分,是军中读书较好的士兵。
    经过军官的推荐,让他们读军校。
    还有一些是读书人,特别是之前招贤馆很多落榜考生。
    他们加入军队,因为三国演义等书籍的影响,大部分选择参谋系。
    苏河走进指挥系教室,给学生上课。
    他每隔三天,都会抽出一节课时间。
    “我这次讲作战,要充分利用情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你们实战中,使用一切可能的侦察手段。
    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考虑全面。
    情报在战争中,至关重要,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的细节。
    研究自己军队的情况。
    换位思考,尽量想到敌人,所有的进攻路线,做好相应防守。
    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好敌方的动向。
    不要怕失败,没有人是常胜将军,我们要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
    苏河讲完课,有的学生沉思,有的做笔记。
    他们都有收获。
    苏河今天课程结束,他来到参谋系课堂。
    李凤鸣正站在沙盘前方,在上面不断的插着旗帜。
    他通过沙盘,给学生们讲兵法。
    沙盘是苏河在军校之中,推广的教学道具。
    他的目标,今后要每一名将领,都能读懂沙盘。
    沙盘上进行兵棋推演,非常直观。
    苏河等待李凤鸣上完课,学生们和他打过招呼后都退下。
    他走上前,看着李凤鸣前方的沙盘。
    它就是按照一定比例,建造的汉中周围地形图。
    “李先生,你还在看着剑门关发愁。”
    苏河走上前,看到李凤鸣把旗帜插在剑门关上。
    “这是天下雄关,蜀道又非常难走,无法运输重炮。
    打下它非常艰难。
    我们一旦入川,要面对不只是川渝地区的明军。
    朱燮元为兵部尚书,总督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
    我军一旦入川,就要面对朱燮元指挥的五省明军。”
    苏河也赞同道:“朱燮元实力很强,特别是他刚刚剿灭奢崇明、安邦彦叛乱。
    通过平叛练出一支精兵,我们这次作战,会非常难打。
    但必须要入蜀,龟缩在汉中,等大明朝缓过劲来,第一个要灭的就是我们。”
    苏河指着军校广场,正在练队列的军校学生。
    “等到这些学制为半年的短期生学成。
    士兵经过大半年的休养生息,他们也从营养不良的状态,变成一名精兵。
    特别是我们有足够的粮食,那时就是进军的时刻。
    现在不能急,我们要先把基础打好。
    争取短时间内拿下川渝地区,不要拖得太久。
    不止我们在发展,东北的建奴也在发展。”
    李凤鸣也盯着窗外,点头说道:“苏统领说的很对,大明现在比我们还着急。
    剑门关的大明守军,多次出兵试探金牛关。
    经过钢筋混凝土加固的金牛关,再加上威力强大的炮台。
    大明官军根本奈何不了金牛关。”
    苏河看着沙盘,他没有说话,现在的形势,他比谁都看得清楚。
    他们现在缺粮缺钱。
    工业发展和教育支出都非常大,但这些东西又不能不搞。
    越早的搞出来,底蕴就越深厚。
    汉中现在缺粮,从湖广买的粮食,只能维持日常消耗。
    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北方陕西明军精锐被一战而灭。
    现在的陕西明军,正在应付起义军和鞑靼人入寇。
    东边有汉阴县,守住汉水。湖广的兵进不来。
    南方有金牛关卡住金牛道,南方的明军也攻不进来。
    但他想攻打其他地方,也非常困难。
    陕北现在是赤地千里,苏长胜派细作探查,很多地方都是千里无鸡鸣。
    向东是湖广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只能被朱燮元派大军围剿。
    他只能向南,逐步蚕食川渝地区。
    这将是一场恶战,只要打胜,他就有崛起的根基。
    苏河直接拿起旁边的长城军旗,插在剑门关上。
    他的意思很明显,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剑门关。
    “李先生,你们前期要做好所有预案。
    未料胜先料败,尽量考虑好天灾等意外情况的影响。”
    李凤鸣听着苏河的吩咐:“请苏统领放心,我们距离出兵还有几个月。
    这段时间我会安排好一切事情。”
    苏河看着沙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让他必须尽快拿下川渝地区。
    他们与大明来往的商队变少,盐价飙升。
    富顺县的自流井和荣县的贡井产盐。
    他们必须要掌握属于自己的盐场。
    秋收之后,粮食丰足,士兵训练好,夺取西南。手机用户看明末逐鹿天下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991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2.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3.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4.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5.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6. [修真小说]仙魔同修
  7.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8. [都市小说]讨逆
  9. [玄幻小说]重生之都市仙尊
  10. [玄幻小说]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11. [穿越小说]重生都市仙帝
  12. [玄幻小说]太古神尊
  13. [玄幻小说]诡异入侵
  14. [网游小说]超神玩家
  15.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16. [都市小说]绿茵传奇教父
  17. [玄幻小说]大荒剑帝
  18. [玄幻小说]不朽世家:从打造家族天骄开始
  19. [玄幻小说]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20. [玄幻小说]武道丹帝
  21. [网游小说]死灵法师只想种树
  22. [玄幻小说]神话纪元,我进化成了恒星级巨兽
  23. [都市小说]抠神
  24. [都市小说]妖孽修真在山村